2016年3月5日星期六

宜蘭童謠 《臺灣音畫》第三樂章



宜蘭童謠


孫瑩指揮中國國傢交響樂團2015年126日音樂會實況錄音


  

 1980年以後,部分臺灣文學作品陸續進入大陸。我從瓊瑤和三毛的作品中知道,臺灣有一首民謠叫做《丟丟銅》,可能很流行。瓊瑤在《豌豆花》裏寫到:"他擺酒宴請瞭每個村民,大傢都喝得醉醺醺,夜裏一個個攙扶著大唱《丟丟銅》。"三毛在《傾城》裏也提到過這首歌:"眼看軍人那一行行都開拔瞭,我的朋友仍然沒有從那群人裏找出來。歌又換瞭,叫《丟丟銅》,這首歌非常有趣而活潑……"

  這首有著怪怪的名字,"非常有趣而活潑"的民謠,究竟是什麼樣的旋律,從文字裏無從知道。

  1992年春,臺北一位合唱指揮郭孟雍先生,到北京通過指揮傢譚利華,約幾位大陸作曲傢將他提供的臺灣民謠改編成管弦樂曲。於是,我第一次見到瞭這首節奏俏皮旋律活潑的宜蘭童謠的歌譜。

  在郭先生提供給我的《丟丟銅》歌譜後面,有這樣一段文字:

  《丟丟銅》,也稱《丟丟銅仔》,鄧麗君在1968年前後發行過一張包括這首歌在內的閩南語歌曲唱片。……二百多年前,宜蘭的伐木者為瞭運送木材到淡水,而將木材綁成木排,放在河裏順水西行。而回程因逆水,隻能步行。他們邊走邊唱,唱成瞭這首歌。"丟丟銅"是閩南語像聲詞,模擬他們經過的山洞裏滴水落地的聲音。後來,火車通到宜蘭,運送木材不再走水路,這首歌遂在流傳中變成瞭一首表現孩子們迎接火車進山的的歡快歌曲:"火車行到伊都,阿妹伊都丟,哎呦磅空內。磅空的水伊都,丟丟銅仔伊都,阿末伊都……"。歌詞雖然完全改過,但那"丟丟銅"的像聲詞卻被當做無確切含義的詼諧襯字保存下來。

   當時運送木材的小火車,現在保存在宜蘭羅東的林業文化園區。

宜蘭羅東的街頭壁畫,展示著當年小火車運送木材的圖景。


  我依據歌譜所示的旋律和這段文字介紹,編成瞭一首小型管弦樂曲,由譚利華指揮中央樂團為臺灣風潮唱片公司錄製瞭唱片。在這張唱片裏,我還編配瞭如下幾首臺灣歌曲:

  1,河邊春夢(周添旺詞,黎明曲);

  2,今晚多美好(也稱"杵歌",唱片上署名為"山地創作民歌",實際上是一首阿美族民歌,即是著名的《高山青》後半段旋律);

  3,自汝離開瞭後(莊柏林詞,王明哲曲);

  4,農村酒歌(唱片上署名"留拿調"。這是臺灣最流行的農村歌曲和歌仔戲曲調);

  5,採茶歌(客傢民謠);

  6,童謠三首(羞羞羞,嬰仔乖,大胖呆);

  7,月夜愁(周添旺詞,鄧雨賢曲)。

臺灣"風潮"出版的首張由大陸作曲傢配器編曲臺灣民歌管弦樂唱片《萬年香火》

  

   包括《丟丟銅》在內的這些歌曲,在臺灣都是傢喻戶曉,婦孺皆知的。而我一個專業音樂傢卻連歌名都沒聽說過。在兩岸敵對與隔絕的年代,我們這一代所知道的"臺灣民歌",隻有那首《我愛我的妹妹呀》被此間重新填詞,改頭換面為"臺灣人民盼解放"的政治歌曲:"過去的日子不自由,如今更苦愁。我們要回到祖國的懷抱。兄弟呀,姐妹呀,不能再等待……"。那個時候,大陸和臺灣之間充斥著相互妖魔化的宣傳品。真正的臺灣的民謠究竟是什麼樣子,我們完全不知道。

   命中註定的緣分使我意外地踏上瞭這塊陌生的土地。作曲傢研討會結束那天,在亞士都飯店的酒會上,來自嘉義的王夏儷小姐以平易率真的演奏風格,為與會代表演奏瞭由她改編的電子琴曲《丟丟銅》。這是我第一次聽到由臺灣音樂傢改編和演奏的這首充滿童趣的樂曲。

   第二天,會議代表乘車經依山傍海的蘇花公路北上。在經過一個整潔的城區時,同車的陳澄雄團長興奮得喊瞭起來:"各位!各位!這就是我的老傢——宜蘭!你們知道《丟丟銅》嗎?那是我們宜蘭民謠,所以也叫《宜蘭調》。"

  當年秋天,我收到瞭1992年在天津相識,1993年又在美國相見的呂泉生老先生從洛杉磯寄來的他的作品唱片,裏面有他改編的無伴奏合唱《丟丟銅》。這首精緻的合唱曲以男聲固定節奏襯字模擬火車車輪轉動,以童聲小二度和音模擬汽笛嘯叫,十分生動有趣。

   1995年,我用《丟丟銅》和另一首膾炙人口的臺灣童謠《天烏烏》的旋律重新編曲,寫成瞭這首《宜蘭童謠》:大提琴均勻的快速音符模擬著舊式火車的飛轉車輪,四隻圓號相距半音模擬著長鳴汽笛,輕快的雙簧管展現著孩子們的歡笑嬉鬧,短笛和單簧管在豎琴的背景上描摹著孩子們的悠然自得。它們合著那靈逸躍動的節奏和輕快爽朗的旋律,繪聲繪色地進入瞭這首洋溢著勃勃生機的管弦樂曲。

  在這個樂章,《丟丟銅》和《天烏烏》都完整保留瞭原民歌那充滿童子情懷的單純旋律,而樂隊部分則充分發揮瞭西方管弦樂在聲部組織和音響色彩方面的優勢。我堅持"黑白分明"的原則:在同時使用東西方兩種音樂元素的時候,要保持各自的特色和優勢,黑是黑,白是白,不能塗成灰色。東方旋律就要"原汁原味",西方形式就要"洋腔洋調"。既不能為瞭遷就西方音樂結構而破壞民歌旋律的醇厚韻味,也不能為瞭順應中國傳統旋律而破壞西方音樂的嚴密結構。東西方音樂都是西施,"金髮碧眼"和"柳眉星眼"各有各的美。不要削足適履互相模仿,而把兩個美麗的西施變成一個效顰的醜女東施。


The Third Movement: Ilan Children's Ditty

The ditty "Diu Diu Tong" is also called "Diu Diu Tong Young", which means throwing copper coins. "Diu Diu Tong" is onomatopoeia words in Taiwanese which imitates the noises of dripping drops down to the ground in tunnel. This song shows children were cheerful to greet the train which was bound to I-Lan in the old time. The onomatopoeia words of "Diu Diu Tong" are preserved but regarded as meaningless, witty and decorated words.

"Ilan Children's Ditty" was composed of motives of "Diu Diu Tong" and another popular ditty "Tin Oh Oh". The notes played evenly by cello simulate spinning wheels of a locomotive. The chromatic scales played by four horns simulate the blowing of whistle. The tune played cheerfully by oboe shows the laughter of children. Heightened by harp, the melody played by piccolo and clarinet shows the leisure of children. They resonate with nimble rhythm and spry melody, and vividly enter this lively and playful orchestral work.












Orignal From: 宜蘭童謠 《臺灣音畫》第三樂章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