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4日星期三

打遊戲就能學手術?VR試圖顛覆外科醫生培訓



導語過去,醫生們接受培訓主要是看書或者視頻;如今,在VR技術的支持下,醫生們可以在逼真的環境中與培訓系統互動,並參與、操作。

文:王琦琛

來源:醫學界智庫


2016年1月,知名血管外科醫生張強宣佈,旗下醫生集團和一傢名叫"醫微訊"的創業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共同開發醫療VR在臨床治療和外科技術培訓方面的應用。據悉,在初次參觀該公司體驗產品時,見多識廣的張強醫生也忍不住大呼"喔!哇!"high得不得瞭。




"VR"技術是個什麼東東?"醫微訊"到底是一傢什麼樣的創業企業?闖入醫療領域想幹什麼?又是什麼來頭呢?近日《醫學界》走進"醫微訊"上海總部,專訪聯合創始人潘耿,一探究竟。


偶入醫療行業


一進入上海醫微訊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的大門,藝術設計感撲面而來。一攀談方知,"醫微訊"創始人潘耿及其團隊都來自於國內一傢知名設計公司醫療事業部。


聊起來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VR)技術,誠如潘耿所說,VR技術並非最新的突破性技術,在展覽及遊戲等行業已經應用的相對成熟。但在潘耿看來,把VR技術引入醫療領域,將帶來一些顛覆性的改變,並蘊含著巨大的商業機會。


據介紹,在當初開拓醫療業務時,資深營銷背景出身的潘耿發現,起步之初在國內竟然找不到自己的同行,一度頗為疑惑,覺得要麼是這個行業不靠譜;要麼是別人徹底沒想過,而自己發現瞭一片藍海。


一次美國考察令潘耿獲益匪淺,發現在國外,數字多媒體技術(包括插畫、3D、交互及VR等)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已經相當廣泛。




潘耿把在美國學到的經驗"照搬"回瞭中國,並且和一些跨國醫療器械公司一拍即合。雙方建立瞭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為潘耿日後的創業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2013年,潘耿及其原團隊創立"醫微訊",並順利承接原團隊客戶,連續兩年奪得一傢跨國醫療器械企業的供應商創新獎。創業第一年,"醫微訊"就實現瞭盈利。


盯上外科醫生培訓市場


將大公司客戶"收入囊中"之後,潘耿及其團隊並不滿足,繼續尋找新的突破點。他覺得,眼前的業務看得見天花板,希望調整公司方向。


如果說,"醫微訊"過去服務的是大企業、大客戶;那麼,潘耿希望"醫微訊"未來能夠直接服務臨床一線的大夫和醫生。


"醫改改到現在,核心的難題是什麼?是醫生水平均質化問題,目前醫改最大的紅利之一就是醫生的流動,自由執業,但如果醫生水平差,怎麼流動?怎麼自由執業?對於現有醫生水平的提高,隻能是繼續教育培訓。而我們堅信通過VR技術,培訓和教育醫生,縮短醫護人員的學習曲線,給病人帶來更好的醫療服務。"


潘耿表示,對外科手術教育來說,VR技術優勢明顯。它能夠還原真實的手術現場,忠實記錄病人體位、手術器械、手術室佈局,還能詳細記錄主刀醫生、一助二助、巡回護士全程的操作細節。對從頭學起的學生來說,這些充足、真實的細節無疑是一筆財富。


不僅如此,借助全景技術,"醫微訊"用多臺錄像機、攝像機共同記錄手術,能夠從不同角度、視角還原手術過程。既有醫生視角,也有助手視角;既有遊走視角,也有從360°全景拍攝的"上帝視角"。


Surgeek:學習就是打遊戲


那麼,外科醫生們究竟如何利用VR技術在網上接受培訓呢?答案竟然是打遊戲!


都知道醫生們每天工作很忙,時間很少;那麼,如何吸引醫生,讓他們主動"學習"呢?以此為出發點,潘耿提出瞭兩個關鍵詞:"碎片化"和"遊戲";"醫微訊"也開發出瞭一款名叫"柳葉刀客"(英文名Surgeek)的"教育遊戲"。



"柳葉刀客"的模式和經營類遊戲相似,能夠讓醫生們在"打遊戲"的過程當中快速地學習手術的操作方式,提高等級和得分;並且能像網絡遊戲一樣,讓全國的醫生相互"攀比"得分和排行。潘耿希望,"柳葉刀客"能創出口碑,在醫生圈子裡口口相傳。


在常人眼中,打遊戲是不務正業的代名詞。不過,潘耿表示,正是遊戲產業給VR技術近年來的突飛猛進帶來瞭爆發點。過去,醫生們接受培訓主要是看書或者視頻,"隻有被動接收的份"。如今,在VR技術的支持下,醫生們可以在逼真的環境中與培訓系統互動,並參與、操作。


VR+醫療:資本被打動


VR市場規模究竟有多大呢?潘耿援引高盛的一份報告說,到2020年,全球的VR用戶將達到80萬,營收達到12億美元。到2025年,這兩個數字將分別增長至340萬人和51億美元。另外,其復合增長率約有20%。


潘耿說:"VR+時代已經悄然來臨,盡管它還有一些問題,有很多沒有完全準備好的地方,但是它即將改變、影響我們,這已經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瞭。最重要的一點是,人類將進入無屏時代,現在則是有屏時代——我們每天90%的時間是對著各種各樣的屏幕。"


"VR行業在硬件方面的發展已經進入瞭從以前的諸侯紛爭的時代由Facebook的Ouclus、三星的GearVR以及HTC的Vive等列強統治的時代,VR硬件標準逐步趨同。優質的內容則正成為VR行業的稀缺資源,而生產醫療+VR的優質內容正是醫微訊的核心能力,所以現在是醫微訊進軍醫療+VR的最好時機。"


"醫微訊"將致力於運用三維動畫技術、虛擬現實技術,並通過遊戲的方式為醫生——尤其是年輕的外科醫生——打造網上培訓學習系統,為已經畢業、正在從業的醫生們提供繼續教育資源。而且沒有空間和設備障礙,隻要有一個智能手機就OK瞭,隻要能上網就OK瞭。


此外,潘耿及其團隊希望,這套系統能夠起到平臺作用,幫助大企業低成本、高效率地培訓醫生學習外科手術和使用醫療器械。


據介紹,未來潘耿及其團隊希望通過VR技術的不斷改良,並逐步加入力反饋、碰撞檢測、生物力學建模等虛擬仿真技術,讓醫生能真正做到在完全虛擬的環境中完成模擬手術的培訓,讓數字化的外科培訓方式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外科醫生。


顯然,在VR市場高速增長的情況下,VR+醫療的"醫微訊"佈局也打動瞭投資機構,據介紹,"醫微訊"於2015年7月成功拿到首輪融資,而且投資人約印創投CEO鄭玉芬在醫療行業的投資方面經驗豐富。


"我們剛剛上路!"潘耿如是說。


(本文為"醫學界智庫"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並標明出處。)


想和界友們一起分享您對醫院管理和產業政策等方面的經驗和心得?請投至yxjzhiku@126.com,期待您的來稿





Orignal From: 打遊戲就能學手術?VR試圖顛覆外科醫生培訓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