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8日星期日

以《尋龍訣》為例,看如何保持一個劇組的運轉




《尋龍訣》無疑是一部"大片"--制作總投資2.5億,劇組工作人員超過2000位,從劇本開發到影片上映歷時三年半,實際拍攝日期133天橫跨7個月,超過1500個視效鏡頭,這些數字都隻能用巨大來形容。完成這樣體量的一部電影,在制定預算和拍攝計劃,管理龐大復雜的劇組方面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難免會面對預算超支、拍攝周期延長等等致命問題,對於一個這樣規模的劇組,他們是怎麼去協調的?帶著這些疑問,我們找到瞭《尋龍訣》的承制管理公司--長生天影業的兩位合夥人:《尋龍訣》劇組的執行制片人吳學軍,以及第一副導演&制作統籌孫曄;請他們講述那些常人無法窺見的幕後工作,從如何制定預算和規劃時間,到具體管理影片一步步制作完成,乃至如何面對超支超期等問題,都進行瞭非常詳盡的瞭解。

一、如何做預算


因為《尋龍訣》這種類型的項目國內之前沒有人做過,所以沒有可以借鑒的案例,因此做《尋龍訣》的預算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第一塊石頭是根據電影上映階段的市場情況做判斷來倒推預算框架。中國電影市場現階段市場規模是什麼樣,再根據之前一兩年它的增長的幅度,判斷做的電影項目上映期間會有多大的市場容量,這個市場容量也包括類型片的容量,然後結合三年左右的財務成本,以及最終的票房期望,再把財務成本以及預期的利潤值計算出來,這樣就能得到一個大概的預算參數范圍。第二塊石頭就是根據之前《畫皮2》的制作和預算來做判斷,因為劇組創作團隊有很多都是在《畫皮2》中一起合作過的,所以工作方式、風格大傢也都互相比較瞭解,這樣也是有一個借鑒。

《尋龍訣》這麼大體量的類型電影,一定不是拿著完整劇本才開始做預算,必須在項目啟動前期就把預算做好一個基本的框架劃分。這裡也需要工作經驗做一個大概的量化判斷,線上和線下成本的大致比例分配,線下部分的制作標準大致預期,希望最終特效是什麼效果,分組的配置是什麼計劃,供應商的標準和能力如何(比如真正符合拍攝要求的攝影棚的數量)等等,基本上要有一個量的判斷。電影真正的準確的預算是所有的事兒基本上落定以後,再根據實際情況來做出調整。

《尋龍訣》的第一輪預算框架,是當時劇本還沒有完成,但是前期有很多工作已經開始瞭,這都需要具體的費用支出,然後投資公司也需要這個數字去走財務流程,所以必須做出的一個預算,當時制片組做瞭一個1.8億左右的預算,但是這個預算很明確的和投資方強調過,不是最終的確定的數字。在電影真正開拍之前,制片組給出瞭一個具體的預算是2.3億。

二、時間規劃

《尋龍訣》的制作日程規劃方面采取的辦法也是盡早的開始。在整個制作過程中,無論創作部門提出瞭一些什麼樣參考信息,具備什麼階段性的規模,我們都及時落實到制作規劃上。隨著創作細節的不斷加入,內容越來越多,要隨時進行一些微調。時間規劃和預算是同理的狀態,在前期都沒有辦法給出詳細的制作周期規劃。但是前期可以給予制作周期分塊。規劃前期籌備是多長時間,劇本開發需要多長時間,開機前的準備(搭景等等)需要花多長時間,開機日期是什麼時候,能有多大的窗口給到拍攝執行,電影的後期制作是一個什麼樣的日程,這些都要在項目初期就確定完。如果沒有進行分塊的時間概念,就沒有辦法跟任何一個部門談工作量。比方說沒有辦法和演員溝通檔期,因為演員也需要很多的前期籌備工作,他需要排練動作、進入這個角色,學習一些知識來符合那個年代的人物特點,等等。當電影拍完以後進入後期制作的時間,所有時間的檔期都是死的,必須在規定的時間段完成任務,遇到困難想辦法去解決,因為上映的日期已經定瞭,那時間就是第一位。提前規劃日程且隨時補充制作細節和各種信息並立即做出調整,最直觀的優勢就是它可以為制片部門調整預算分配提供基本準確的量化基礎。


三、電影超期和超支的原因,以及如何解決?

《尋龍訣》的計劃拍攝日是110天,實際拍攝是133天。在外景部分(包括內蒙和最後的紐約部分)都是按照計劃完成的拍攝工作;真正超期是在回到棚裡之後開始的。棚裡是9月4日開始拍攝,幾天後就計算出日期要超瞭,而且基本可以量化出大致的超期天數。

時間上的超支都會牽一發而動全身,並不是說可以超支一天,補一天就好。它會影響到時間本身以外的各種方方面面,演員的協調、場景的安排….等等,都需要去協調。《尋龍訣》的制作費用追加也是在棚拍的階段開始產生的。造成預算超支的原因並不完全是超期本身造成的。超支的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攝影棚的提供的面積和高度的數據有誤差,導致美術嚴格按照這些尺寸設計的場景在實際進入攝影棚搭建時空間不夠,已經來不及重新設計,唯一的辦法就是把一個景要拆分成不同的局部去搭,這樣工作量就會擴大很多。二是2D轉3D,為瞭確保影片的3D效果,最初與攝影指導和視效指導確定的方案是盡可能的多實拍3D,轉制的量50分鐘就可以瞭,也就是電影的一半時間,在拍攝時也一直遵循這樣的方法去操作。但是在後期制作開始時,有相當一部分鏡頭的視覺效果如果按照3D去做,難度非常大,而且需要更多的時間,也會造成視效預算的超支,比如神女墓地宮最終坍塌的部分。經過與視效指導反復討論,平衡瞭轉制還是視效制作超支的價格差異,以及鏡頭的完成效果,最終決定這些鏡頭還是采取2D制作視效內容,然後通過轉制實現3D立體效果。這樣一來,在轉制這項工作的費用上自然也就發生瞭增加。三是特效鏡頭的後期制作,這也是最大的一塊超支;之前我們預算是800—1000個特效鏡頭,但是因為一些拍攝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以及遷就檔期造成的拍攝方式的調整,《尋龍訣》最終是超過瞭1500個特效鏡頭,也是遠遠超出瞭預期,所以超支費用都主要是用在後期這一塊。但超支不是因為浪費或者是失誤,僅僅是因為制作方法的調整和工作量增加瞭。最終《尋龍訣》所有項目加在一起的追加制作費用是2100萬。

長生天影業作為《尋龍訣》的承制管理公司,最主要的工作重心就是要確保影片的按時,按量,按質完成,同時確保整個影片的制作過程安全順暢。長生天影業來承擔制作的先天優勢是我們幾個人包括烏爾善導演在一起都20年瞭,已經有瞭很深的工作默契,我們已經不會存在一般劇組中常常會出現的制作部門跟創作部門是對立的情況。在《尋龍訣》的劇組中,大傢標準會很靠近,遇到事情的互相溝通和說服就很容易,所以超支的時候,大傢內部算出來,明確重點,然後再去通過幾層考慮去尋找解決辦法:第一是否可以內部挖潛?能不能把執行費用拆解的更細?找到籠統預算中超出實際需求的預留費用,來填補超支部分的需求;第二是和特效公司把工作量和周期說明白,特效公司也會有一個基礎的判斷,應該怎麼去面對。第三是把超期和超支的原因給投資方講清楚,要讓投資方瞭解所有的真實信息。同時,用現場看到的搭建出的景,拍攝現場的工作狀況、還有現場剪輯出來的段落,讓投資方的信心更加落實。

四、劇組之間如何配合

創作、制作不是一個屬於單方面誰去配合誰,或者說誰處於被動的狀態。創作和制作的關系是交互在一起的。制作上想辦法滿足創作所需要的一切的工作,像資金、時間、人員。創作上也會返回來,參照制作上的規劃確定規模,這一點對於《尋龍訣》劇組推進的相對來說比較順。而不是有些所謂的制片人中心制或者導演中心制,變成瞭一種劇組裡的政治行為,不為電影最終實現出來的效果服務。我們不希望用這樣的方式去傷害到一個電影本身能夠完成的質量,因為我們這個團隊具備這樣的能力,所以我們相互之間一起完成所有的創作和制作的規劃。創作的事情,制片部門也參與進來,制片遇到困難,創作部門也一起來討論解決的辦法,所以推進會非常的順利。

其實最不好處理的是演員檔期,《尋龍訣》有一個特點,大量劇情都是群戲,需要所有的主演都在一塊,如果有誰缺席,那拍攝就很難持續。劇組為瞭保證電影的拍攝質量,首先杜絕每個人單獨演然後通過剪輯合到一塊這種方式,因為演員之間是有互相的作用,所以必須要保證演員能夠在這樣的條件下完成表演工作。因為整個制作過程是十分漫長的,演員也要從前期籌備開始就進入直到後期,跨度超過一年,會有一些之前就約定好的其它工作,比如之前完成的電影需要配音、宣傳等等,我們也要尊重同行的需求。所以拍攝時演員能配合的時間也並不是全程連續都在劇組的,所以我們在制定拍攝計劃時,也需要將所有演員整個拍攝跨度內的時間計劃都做出來,在開機之前就規劃好什麼時候,有哪些演員在,來安排什麼內容的戲拍攝,再與其他部門安排制作順序。同時也必須最大化的合理利用時間,所有需要演員參與的活動都提前讓演員掌握。我們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方式,就是每一場戲一定要所有的演員和工作人員,預先至少走過兩遍。在場景的格局、環境、道具差不多到位瞭,我們就會安排時間,讓大傢把這個新的場景裡所發生的戲,演員和導演一起走一遍,讓他們去討論這個場景應該有哪些新的設計,有那些新的想法,然後大傢一塊在這兒把它排練一下。這場戲可能是幾天以後才能進入這個場景拍攝,但是所有的人可以利用閑暇的時間去思考,等到真正要拍這一場戲的時候,大傢帶著這幾天的思考再去走一遍,這樣表演上就非常的準確,也很快能達成共識,會非常的節約時間,並且讓戲的質量提升。像胡八一在幻覺中和神女對話那段,觀眾看到的結果就是通過走戲,陳坤提議將自己用威亞吊在空中翻轉,來凸顯幻覺中無法控制的混亂感。

五、如何做到把控劇組的每一天?

首先要對拍攝內容的拆分足夠細致,因為劇本都是文字性的東西,很難去準確的估算它的工作量,比如劇本上可能會寫"張三和李四打的不可開交。"可能就十幾個字,怎麼打的不可開交?他們到底是誰把誰放倒瞭幾次,誰抽瞭誰幾個嘴巴,他們中間加沒有加一些水詞?這些你都不知道,那怎麼去準備和籌劃?《尋龍訣》所有的故事情節都有分鏡頭,一些更難拍的內容我們都制作瞭前期預覽。所有拍攝工作量在開機前就已經詳細規劃到瞭每一個鏡頭,所有的工作人員都非常清楚到底都要拍什麼內容,都可以以鏡頭為單位來準確地規劃工作,哪些鏡頭需要在現場拍攝,哪些鏡頭需要後期視效制作,哪些鏡頭需要各部門之間的特殊配合。對於拍攝內容的細致掌握,是制作拍攝計劃的前提。否則就是閉門造車,不知道拍什麼安排什麼計劃呢?

第二點,就是各部門之間的不厭其煩詳細的溝通。怎麼能夠讓每一天從開工到收工之間,都是純粹的拍攝時間,提高工作效率,而非不斷去解決很多問題,處理現場發生意外情況。要做到這個的辦法就是提前和所有的部門進行細致的溝通。要讓所有的部門知道他每天、每個小時應該幹什麼,讓他準確的去進行他的各項工作,合理的分配時間。導演組在拍攝現場會準備一個信息板。信息板上一部分是創作內容,一部分是制作信息。創作內容是當天要拍攝畫面的所有分鏡圖,這些鏡頭所需要的相關準備在前一天甚至更早的時間,就已經和各個部門都溝通過,收集上來大傢的信息後進行優化的排列組合,制定出拍攝順序。因為在現場拍戲並不是完全按照戲的內容順序來拍,而是按照機位、燈位等執行的順序,這樣會節省大量的時間成本,所以各個部門很清楚的知道今天拍攝的內容什麼,以及內容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完成。信息板上還有拍攝通告,這份拍攝的通告我們會細致到每一個部門、每一個人,演員是幾點幾分開始化妝,需要什麼時候交妝,所有的部門幾點幾分到現場,通告裡面會細致到任何一個部門都有它的時間規劃,然後上面會有我們對應的每一天拍攝工作量,需要幾點鐘開機,鏡頭預計多長時間拍攝完成,一天的工作量大傢都會很清楚的知道,到瞭現場他們全都知道要幹什麼,並且都是按照規定好的順序來幹。

我們已經把劇本拆分成鏡頭瞭,然後每個鏡頭的消耗時間、準備時間、拍攝時間,我們都有瞭一個細致的規劃。這樣就知道我們完成所有的東西,需要什麼樣的規劃,需要多少時間。因為演員的工作時長都是相對固定的,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最大化的利用時間,一個鏡頭在規劃好的時間沒有拍完,這個事就有可能會影響到後邊進程,大傢得想辦法怎麼能在後面的時間裡把這一塊之前的損失補回來,可能後面原來計劃需要30分鐘,那就得20分鐘做完瞭,所以這種細致的規劃量化,對於劇組相對比較準確的完成進程還是幫助很大。


六,劇組的職務規劃

對於每一個劇組,工作人員的職務上會有很多劃分,《尋龍訣》職務劃分來源於兩個因素,一個是屬於工作內容,還有就是作為承制方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所以造成瞭得有一個名分去行使這種權力。《尋龍訣》的執行制片人身份可能稍微有一點不太一樣。正常的邏輯來講執行制片人是制片人的輔助者,但作為承制單位長生天影業的制片負責人,就必須對這個項目的制作流程完全負責,所以必須得在攝制組裡面去做所有規劃管理的工作,不太像傳統劇組裡面制片人和執行制片人這種簡單的上下級關系,而是在制片人這個崗位上,有一個分工。

第一副導演的職務第一要素是將創作信息進行一個溝通、交互。從縱向來說,要第一時間掌握導演的創作要求,然後再分別去和各個部門進行落實,接著要監督他們是否完成瞭相關工作,達到要求。從橫向來說,要去把控各個部門的工作之間的配合,打破相互之間的信息壁壘和隔閡,促成劇組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一致。同時在整個的制作過程中去管理整個的導演組,導演組中的副導演各司其職,輻射所有部門,分別對應美術、服裝、化妝、道具、演員、視效等等,令導演組成為推進工作的核心部門。而制作統籌的職務是安排所有的工作計劃,從前期籌備開始直至全部後期工作圓滿完成,整個劇組所有部門,演職人員的工作安排都是由制作統籌進行規劃,決定著電影整個拍攝進度的合理性、科學性、以及準確性。

一部電影的制作過程充滿瞭變數,經過瞭無數的可能性才變成瞭我們看到的樣子,其中有很多其他人想象不到的心酸和無奈,但是工業化流程是當今中國電影所需要的,《尋龍訣》的在工作方式上,讓我們看到瞭中國電影開始走向工業化的樣子。


合作推廣請致電:18911581895(可加微信)




Orignal From: 以《尋龍訣》為例,看如何保持一個劇組的運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