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未明
懸案改編電影
編輯/王耀臣 撰文/伽藍、雲起君、聖灰星期三
懸案,既是一場合謀,又是一次角力:受害人看似淪為人肉背景,實則是在投射兇手們的心理人格;兇手作為中間環節,往往會被粉飾成傳奇角色,甚至成為神話; 警察更像無辜賭徒,被迫卷入一場規則未名的賭局,等他們搞明白玩法,對手早已跑到另一桌開瞭新盤口──這三者就像命運的鐵三角,似乎誰都不敢打破這種平衡,似乎都害怕那漂浮在空氣中的懸念會突然墜落,最終成瞭毫無意義的揚塵──而這,正好給媒體及大眾帶來瞭茶餘飯後的談資,他們象是影院裡的觀眾,品咂鬧劇的亂轟轟,玩味背後的陰謀性,在真相未明的電影裡,尋找哪怕一絲快感與興奮。
懸而未決
為什麼會有懸案?
有考據說,狼人和吸血鬼的原型,其實就是中世紀的連環殺手,隻不過當時偵破技術落後,且西方鮮有狄仁傑或宋慈這樣的斷案高手,所以懸案變成瞭傳說,而傳說則成瞭神話。正是這些毫無頭緒的事實及證據,成瞭混淆視聽的幹預項,最終讓人們深信:那些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然後揮一揮衣袖,深藏功與名的殺人狂魔們,都是IQ150以上的"漢尼拔教授"。但事實並非如此。
以冷兵器犯下連環命案的兇手,通常都比使用槍械炸彈的傢夥智商低──他們唯一迥異於常人的地方,其實是"想象力",而且還都是些陰暗到匪夷所思的奇思異想。破案,實際上就是警方的邏輯理性,與兇犯詭思異想之間的無聲較量──這就揭示瞭懸案之所以為懸案的根由:詭思異想通常不在邏輯推理的法則之內,按著並發照本宣科的大兵團,永遠幹不過不按常理出牌的遊擊隊。
在詭思異想的陰暗王國裡,充滿瞭暴力和性征服,它們是兇犯守衛自身安全,抵禦現實侵襲的兩道防線──防線裡的細節越豐富,他們與現實世界的距離就越遠,最終讓他們從正常的人類情感中抽離,不再對生老病死有任何觸動,而現實裡的活人,也蛻變成他幻境裡一段可以被抽回代碼。隻要他樂意,他隨時隨地都可以按下Delete鍵,甚至還能選擇自己開心的姿勢來采取措施。
1919年3月13日,新奧爾良"斧頭男殺手"的公開信在報紙上刊登,聲稱19號晚上子夜時分,會再開殺戒,但是因為他喜歡爵士樂,所以決定赦免爵士樂的聽眾。當晚,所有舞廳爆 滿,數百個小區都聘請爵士樂手來演奏,全城沉浸在詭異的狂歡氣氛中。兇手兌現瞭承諾,次日沒有兇案報道。但這並非勝利,而是對法制和正義的信仰崩潰──可這又怎樣?誰讓"斧頭男"樂意呢?
獵人遊戲
人們為什麼會喜歡懸案?
如果解釋是"殘忍的連環性和罪名的不可查,填補瞭常人妄圖殺人卻不能的快感",恐怕鮮少人會信服──除瞭兇犯和大藝術傢,有多少人膽敢直面自我內心的陰暗面?
與其揭露人性的陰暗角落,不如留點遮羞佈,將它解釋成"好奇是人的天性"。案件裡的懸而未決,成瞭人們好奇心的滋生地:陰謀論者從中看到某些組織的詭計,鬼神論者則讀到魔鬼撒旦的懲罰,自詡高智商的人有瞭賣弄邏輯推理的可能,喜歡重口味的人則體驗到高潮一般的快感……歸根結底,講述懸案的故事,有著讓人們各取所需的功用。
比如根據1986年韓國京畿道的連環殺人案改編的《殺人回憶》,就隻有追兇沒有結果。它的厲害之處,在於它遵從既定事實,除瞭還原警方的探案過程,還保留瞭原案無解的真實性。觀眾能夠喜歡這種改編,多半是因為它的故事性:隻要能讓觀眾置身到當時那個環境,體驗一把前所未有的緊張,是否結案就不再重要。同時它還有啓發性:《殺人回憶》的結尾,看到過真兇面目的小女孩這樣形容他:"那個人隻能用普普通通來形容"。這不僅是電影的主旨,更是所有懸案的共同特征:罪孽之人就在你我身邊,每個普通人都有不可窺測的陰暗面──心處狼群的刺激,與置身安全的對比,成瞭人們對命案又喜又怕的撫慰。
但有些人終歸自負,他們並不滿足於未明真相,轉而以"獵人"的視角越過事實,私自給它結案。比如約翰尼•德普主演的《來自地獄》,就強行為"開膛手傑克"找到瞭替罪羔羊。但實際情況卻是,這個每次犯案都會割斷女受害人的喉管,搗爛面部,挖出內臟,並將子宮擺在屍體傍邊,在當年引起英國社會恐慌的兇犯,百餘年間經媒體、小說傢、搖滾樂、影視作品甚至兒童玩具等大眾媒介的傳播,雖然成瞭流行文化裡不可或缺的組成部份,但真兇的身份以及真實的犯案原因,卻仍未有定論。
之所以會有人非要揭穿開膛手傑克的真實身份,很大一部份原因在於案件,或者受兇犯本人的挑逗性。1888年10月15日,在寫過兩封挑釁信之後(當時警局收到過上百封自稱是"開膛手傑克"的信,但公認為真的隻會有三封),傑克給警局郵寄瞭一個裝有半顆腎臟的盒子,和第三封 信,內容是:"我送給你/從一個女人身上取下的腎臟/剩下那個/我炸著吃掉瞭,很美味/再等一小會兒/也許我會把那把烹飪刀送給你……"至於落款,則不再是之前自詡的"開膛手傑克",而是一句挑逗無數人妄圖給它結案的話:"來抓我吧,當你準備好的時候。
真相尚未大白
懸案引人註目的一個原因,就在於它們根本沒有結果,也就越刺激人們對它的興趣:揪住嫌犯、鋪陳邏輯、尋蹤覓跡、推斷來由——每個看似毫不相關的細節,都有可能在縝密的推衍中,揭開兇犯的真面目。但這並不重要,真正讓人難以自拔的,是追隨兇手,完成一場開堪稱完美的虐殺。
《殺人回憶》(2003)
導演: 奉俊昊
主演: 宋康昊/金相慶/金雷河
制片國傢/地區: 韓國
片長: 130分鐘
作為韓國三大懸案之首的1986京畿道奸殺案,有一部著名的《殺人回憶》與之相稱。案件本身尚未偵破,電影本身撲朔迷離,兩者相得益彰。1986年,在韓國京畿道邊,有人發現瞭一名女屍,調查後,警方認定這是一起奸殺案。而兩個月後,同樣作案手法的奸殺案再次出現,警方雖然投入瞭大量的警力偵破,但都無功而返。
在影片中,這個案件被如實描繪,但是偵破過程卻做瞭戲劇化的處理。兩個工作風格截然不同的警察在斷案過程中的沖突和懸念不斷的案件成為瞭影片的重點。小鎮警察鬥滿喜歡刑訊逼供,利用自己的靈感和腦洞大開的方式工作;而來自首爾的泰允則擁有一個理性和分析的頭腦,凡事都要講求證據。於是,在1980年代的韓國,兩位警察展開瞭一段洗汰心靈的破案過程。現場的各種證據,成為瞭他們斷案的線索。但是每一個線索在結束之後,都成為瞭斷頭路,所以隻能再次尋找新的線索。死者的頭發、紅色的雨衣、甚至是電臺裡的歌曲,都變成瞭尋找兇手的線索。隻可惜,這些線索最終都被認定是假線索,而真兇手依舊藏匿在暗處。
在經過長時間的合作之後,鬥滿和泰允漸漸熟悉瞭對方的工作習慣,並漸漸開始模仿對方的風格。最終,鬥滿變得要求證據,而泰允卻成為瞭滿腦子主觀意見的霸道警察。1980年代的韓國,在影片中是一個沒有臺詞的角色。細密的情節和線索,對韓國國民性的描繪,讓人們對影片欲罷不能。每個人都有可能是兇手,每個人都有殺人的時間和動機,但卻沒有證據。在韓國變身成為"亞洲四小龍"的前夜,在現代化的轉折點上,影片所表露出的那種濃烈的絕望感,恰如其分地傳遞出瞭技術和經濟對於人性的那份無奈。
《孩子們》(2011)
導演: 李圭滿
主演: 樸勇宇/柳承龍/成東日
制片國傢/地區: 韓國
片長: 132分鐘
1991年,在韓國的大邱,5名小學生在抓青蛙的時候,同時失蹤。11年後,也就是2002年,這5名小學生的屍體在大邱市達西區臥龍山山腰被發現。在這11年的時間裡,警方前後投入瞭30萬警力尋找兇手,但是一直沒有任何結果。此後,直至2006年3月此案15年公訴時效期滿,案件至今未破獲。
由此改變而來的影片從一個編輯和一個教授對案件的推演入手,絲絲入扣地還原瞭案件的過程。當然,這種推演帶著極強的主觀色彩,但是缺少證據和證人的情況之下,推演是唯一的偵破過程。在案件偵破的早期,韓國警方稱孩子是因為"低溫致死"。但是經過屍檢,其中3名死者的頭骨上發現瞭被鈍器擊傷的痕跡,並因此斷定死者為他殺。而且屍體附近還發現瞭彈殼,屍體的牙齒有著大量的缺失,死者的衣服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被捆綁在一起。
這些疑點,成為瞭案件偵破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也正式因為有著這麼多蹊蹺和謎團,該案件在韓國流傳著外星人綁架及北朝鮮間諜誘拐等多樣的說法。青蛙少年在韓國所引發社會反響是巨大的,韓國中小學生當中發起瞭"尋找青蛙少年"的活動,社會團體共印發百多萬張傳單,企業界在商品包裝上印刷失蹤少年的照片,就連當時的韓國總統盧泰宇也予以特別關註。
《孩子們》的導演對案件進行瞭藝術加工,並用旁觀者的角度對案件進行瞭還原。無論是意外兇殺、蓄意謀殺還是陰謀論,都已然成為瞭這一起尚未偵破的案件的談資。導演處理整個題材的高明之處就在於,讓案件成為催促角色成長的動力,並用旁敲側擊的方式進行情感的表述。一個利欲熏心的編輯、一個滿口胡言亂語的教授、法外執法的警察,凸顯瞭整個事件對一個國傢和民族的精神上折磨的痛苦,並最終成為國傢心靈的永恒的傷疤。
《那傢夥的聲音》(2007)
導演: 樸鎮彪
主演: 薛景求/薑東元/金南珠
制片國傢/地區: 韓國
片長: 122分鐘
《那傢夥的聲音》還原瞭1991年轟動全韓的"李亨浩小孩綁架案",其傢人被勒索瞭2億韓元,在44天後發現瞭兒子的屍體,經鑒定該死者的死亡時間實際上就是被綁架的第二天。在這痛苦的44天裡,兇手以神秘而令人毛骨悚然的作案手法騙取死者的父母,成功索要2億韓元後人間蒸發,逍遙法外。2006年,這起案件已經過瞭15年的有效訴訟期,10萬名警察可謂是一籌莫展,束手無策,毫無貢獻。讓人心痛的是,他的父母一直飽受煎熬,一直沉浸在噩夢之中。
作為描繪該案件的影片,《那傢夥的聲音》在懸念和真實性上,下足瞭功夫。作案人的動機、作案時間和作案方式,成為瞭鋪陳懸念的手段。其實,在這起案件中,作案人的動機本身就是一個謎團。而導演之所以將這個謎團放大,乃是為瞭制造一種不確定性。讓線索雲山霧罩、若隱若現,成為瞭影片中懸疑感的來源。而這一種不確定和不明瞭,也直接決定瞭影片最後的煽情和宿命論的結果。在影片的最後,導演讓犯人消失的無影無蹤——現實生活裡也是如此。殘酷的現實,早已註定的真相,被用剝皮的方式血淋淋地展示在觀眾的面前。至此,導演成功塑造瞭一個無影無蹤、隻有聲音、無恥之極的罪犯。他的動機有悖於常人,他的行為也超過瞭人們所能理解的底線。當然,這並不是歷史上的第一次先撕票後勒索的案件,但在導演的講述中,這個不露臉的罪犯因為沒有具體的形象,才真正的面目可憎。
這是影片最出色的地方,沒有因為具體外容貌的缺失而令人物產生空白。有限的信息不僅制造瞭懸疑,更讓觀眾對罪犯的外在和內在產生瞭情感上的認知——無論這種認知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這都是導演的傑作。
《梨泰院殺人事件》(2009)
導演: 洪基善
主演: 張根碩/鄭鎮榮/吳達洙
制片國傢/地區: 韓國
片長: 100分鐘
雖然說梨泰院是韓國著名的商業圈,但是這裡的夜晚卻並不寧靜。因為周邊三教九流聚集,同性戀、異性戀、妓女、皮條客比比皆是,這裡也是韓國最混亂、最難以治理的區域。更關鍵的是,梨泰院的外國人多過韓國人,駐韓美軍也常在這裡找樂子,所以韓國警方也常常對這種混亂視而不見。影片改編自梨泰院1997年的殺人案。一名駐韓美軍傢屬和一名美籍韓僑合夥用兇器攻擊一名韓國大學生並致其死亡,在法庭上互相指證對方才是殺人真兇,最終卻因為證據不足雙雙獲無罪釋放。
而在影片裡,故事變成瞭兩名十多歲的美籍韓裔少年因為貪玩殺害一名陌生的韓國大學生。導演在故事的講述中,抽絲剝繭地描述瞭兩個青年人的友情,並對他們是否殺人做出瞭某種合理的同時也是形而上的解讀。在影片的進行過程中,案件的所有線索都指向這兩個少年是兇手;但是到瞭法庭之上,線索中的疑點卻消除瞭兩人的犯罪嫌疑。那麼誰是兇手,就成為瞭推動影片前行的懸疑點。而這個時候,人性成為瞭關鍵性的角色,檢察官和律師選擇不以共犯起訴兩人,這使得整個案件的審理陷入瞭困頓,兩個少年因此而被無罪釋放。不管是司法腐敗、法律漏洞還是利益問題,最終的結果都是死無對證,死者傢屬隻能以"死瞭白死"的結果面對親人的離去。
雖然現實中的梨泰院殺人事件和電影《梨泰院殺人事件》都有幾乎可以被確定的兇手,但是在司法程序以及故事的序列中,這個"兇手"是不存在的。所以有人認為,這個事件並不是沒有兇手,人們也知道真兇是誰,隻是沒有被法律所認定的兇手。在當年,影片所反映的事件引起韓國民眾極大憤慨,被列為"駐韓美軍十大犯罪事件"之一。
《午夜善惡園》(1997)
導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主演: 約翰•庫薩克/裘德•洛/凱文•史派西
制片國傢/地區: 美國
片長: 155 分鐘
《午夜善惡園》改編自1994年出版的小說,同名小說所描述的是1980年代的一樁富翁殺人案件。誠然,殺人案本身並不精彩,大致有關於一個同性戀的富翁被籠罩在重重謎團中的殺人行為。整個故事的重點並不在於殺人案本身,而在對殺人案的探尋。小說提供瞭一個觀察美國南部風土人情的視角。
而在影片中,這種視角得到瞭延續。在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講述中,復雜的任務和紛繁的線索成為瞭環環相扣的情節網,不斷出現的轉折把整個故事推向瞭高潮。預期中的沖突、墓地、變裝皇後以及宗教上的神秘感,營造的懸疑氣氛中沾染瞭神秘主義的色彩。很顯然,伊斯特伍德並沒有把懸念當作推動影片的關鍵性要素來對待,他較真的是平靜生活外觀下的真相,是善惡相連的人性園。
影片的主角是一個叫做約翰的記者,他在整個事件中一直保持著中立,他沒有在律師的合同上簽字,也不對同性戀、變性人、男妓和兇殺做出道德的判斷。在他的眼中,美國南部就是一個展現人類多樣性的善惡園,他被一件又一件見聞所震驚。他在案件進展的過程中,充當瞭吉姆的"辯護者",但並沒有為他的勝訴歡呼。在本質上,約翰來自紐約,所代表的是美國開放的文化;而南部則代表瞭保守和閉塞。兩廂碰撞,是一個無解的謎題。
懸念一直保持到瞭影片的最後。在結尾處,伊斯特伍德設計瞭一場"超自然"死亡來代替法律和道德完成瞭"替天行道"。這時對法律的無力回天的無奈,也是對社會制度的善意嘲笑。
《德州電鋸殺人狂》(1974)
導演: 托比•霍珀
主演: 瑪麗蓮•伯恩斯/阿倫•丹齊格/保羅•A•普泰
制片國傢/地區: 美國
片長: 83 分鐘
《德州電鋸殺人狂》雖然是一部恐怖片,但是影片的靈感卻來源於美國著名連環殺手艾德•蓋恩所犯下的一系列命案。如果要說這一部低成本的,拍攝於1974年,並對大量的血腥鏡頭進行瞭模糊化處理的影片,為什麼能成為恐怖電影的經典之作,要歸功於聰明的劇本和紀錄片風格的攝影。
劇本方面,托比•霍珀采用瞭創造懸疑的方式來推動故事的演進。在這部電影中,關鍵並不是死亡,也不是誰會死亡,而是死亡會在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發生。每當殺人狂閃現的時候,就是懸疑出現的時候。正如希區柯克所說,懸疑並不是會不會發生,而是你知道它會發生的時候,等待它發生的過程。托比•霍珀深諳此道,所以觀賞影片的過程,就是等待死亡發生的過程。而攝影方面,丹尼爾•皮爾的那種臟兮兮、油膩膩的佈光方式和近似於紀錄片的攝影風格,則賦予瞭影片一種真實而可信的色彩。在故事中,這樣的攝影和懸疑相得益彰,明確而又自然地創造瞭《德州電鋸殺人狂》這部電影的價值和德州電鋸殺人狂這個銀幕形象。在銀幕之上,這個帶著面具的殺人狂繼續為非作歹,警方也不得不承認他們在一開始殺錯瞭人。在銀幕之外,艾德•蓋恩因為慢性的精神障礙,而被判無罪。
影片的深意並不在於展示瞭一個殺人狂的殺人過程,而是一種隱喻。在托比•霍珀看來,美國政府就是一個流氓政府,在水門事件、石油危機、越戰屠殺中欺瞞人民。在那些腦漿四濺的新聞圖片中,托比•霍珀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惡魔和人性。所以,在影片中,電鋸殺人狂帶著一個面具,他借此來反諷社會——無論是誰,都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惡魔,隻要他帶上餓瞭一個面具。
塵埃終將落定
並非所有人都享受追隨兇犯虐殺的快感,"到底誰是兇手"才是這些人的興趣所在。其實這無關正義,而是妄圖與兇犯展開較量的心理作祟。他們喜歡在細節與細節的勾搭連環中,揪出影影綽綽的罪犯,最終給這場荒謬畫上句點。
《來自地獄》(2011)
導演: 艾爾伯特•休斯/艾倫•休斯
主演: 約翰尼•德普/海瑟•格拉漢姆/伊安•霍姆
類型: 懸疑 / 驚悚 / 恐怖 / 犯罪
制片國傢/地區: 美國
片長: 122 分鐘
1888年的倫敦雨夜,馬蹄聲混雜著輕微的腳步,昏暗的路燈搖曳著模糊的人影,隻有站街女郎還在路上徘徊。在那一年的雨夜,六個妓女死於非命,她們被開膛破肚,死狀慘不忍睹。更讓她們死不瞑目的,是警察始終沒有找到真兇,卻收到瞭名為"開膛手傑克"的數封信件,裡面充斥著病態的狂喜與對警察的挑釁,信件最後落款,"來自地獄"。
這就是舉世聞名的"開膛手傑克案件",也是世界上最為知名的一件懸案,從案發到現在,足足已過去100多年,卻依舊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可見法律有時效,人的好奇則永無期限。關於"開膛手傑克"案件的文學與影視作品,可謂數不勝數,而2001年由艾爾伯特•休斯和艾倫•休斯兩兄弟拍攝的《來自地獄》,可能是其中較為出名的一部。原因很簡單,男主角是約翰尼•德普。
本片在情節上基本按照真實案件的發展進行敘述,但與現實中不同的是,以作案手法來看,第四、五起妓女謀殺隻是割喉而亡,並未取出內臟,因而一般被認為並非"開膛手傑克"所為。在電影中,導演則把這兩起案件歸為"遭人發現而未能盡興",也算在瞭"傑克"的頭上;第二點不同,在於敘事角度,影片以德普扮演的警探為主要任務切入故事,在現實中,這麼一個警探是不存在的。此外,就是加入瞭警探與最後一個受害者瑪麗之間的愛情,算是一個不錯的創意,為陰暗的兇殺案增添瞭些許暖意;第三點,則是電影中加入瞭"葡萄"這一細節,串聯起六個案件,而在現實中,這也是沒有的;最後,當然是兇手的真面目,電影直接給出瞭答案,一個精神錯亂的老外科醫生,如此結案,未免草率。在現實中,案件的兇手通過DNA比對,被認為是波蘭裔理發師亞倫•柯斯米斯基,推翻瞭包括《開膛手傑克結案報告》在內的各種猜測。然而,DNA對比是否準確的懷疑又此起彼伏。於是乎,那一段霧都雨夜的血光之謎,或許仍將彌漫開去。
《十二宮》(2007)
導演: 大衛•芬奇
主演: 傑克•吉倫哈爾/馬克•魯弗洛/小羅伯特•唐尼
制片國傢/地區: 美國
片長:162 分鐘
作為與"開膛手傑克"案件知名度不相上下的"黃道十二宮"兇殺案,其手段殘忍度無法與前者相比,"十二宮"的作案手段雖然多樣,有刀殺、有槍殺,但基本上並沒有對受害者實施身體摧殘或肢解。然而,在殺人數量、犯案地點和作案難度方面,"十二宮"要更高一籌。
此外,兩起案件還有一個重要的相似之處,那就是嫌疑人都以信件的方式,直接與警方交鋒,這也讓警方遲遲未能破案顯得臉上無光,也增添瞭案件的傳奇色彩。而在信件內容方面,"十二宮"不愧為後起之秀,以密碼代替瞭直白的話語,至今讓人津津樂道。
大衛•芬奇拍攝的這部《十二宮》,可謂別出心裁地以一種"反犯罪片"的手段,展現出"反高潮"的敘事特點。在與真實案件的銜接上,芬奇基本上將"十二宮"的幾次罪行全都以非常"平淡"的方式展現在觀眾面前,殺人如飯後散步,突然發生,又波瀾不驚。而在人物方面,記者、密碼破譯者和警探這三人都能在現實中找到原型,但絕對不是"十二宮"案件的主角,可芬奇卻反其道行之,讓他們成為推動案件和影片情節的主動力,以側面描寫使案件抽絲剝繭。
至於最關鍵的兇手方面,芬奇給出瞭模棱兩可的判斷,他將所有懷疑指向亞瑟•李•阿倫,但又沒有給出決定性的證據,讓案件的懸案本性在影片中得以延續。不過,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DNA技術在犯罪偵查領域得到瞭全方位的運用,一名名叫傑克•塔蘭斯的男子的DNA與受害者身上找到的正相匹配,而塔蘭斯已在2006年去世。不過多年之後,該DNA檢測據稱又被推翻,雖然警方仍舊堅稱案件已然水落石出,但"十二宮"的真相或許還要繼續埋藏。
《刺殺肯尼迪》(1991)
導演: 奧利佛•斯通
主演: 凱文•科斯特納/茜茜•斯派塞克/湯米•李•瓊斯
制片國傢/地區: 美國/法國
片長:206分鐘
在美國短暫的歷史上,發生過數次總統遇刺事件,最著名的是林肯在劇院被人在背後開槍射殺,沒能成功的是裡根被從人群中沖出的"朱迪•福斯特粉絲"開槍擊中。但這兩件刺殺都能夠顯而易見地辨認出兇手,警方偵破起來可謂不費吹灰之力,隻能哀嘆安保之薄弱。然而,肯尼迪遇刺案卻始終是美國人民胸中的一塊心病,遮遮掩掩,疑點繁多,讓本案在發生之後多年依舊懸而未決。而奧利弗•斯通拍攝的《刺殺肯尼迪》,可以說是懸案題材電影中,少數的幾部電影比現實更清晰的作品,為我們事無巨細地重演瞭案件的全過程,並梳理瞭所有疑點,並將我們引向懷疑的彼岸。
其實,美國政府關於肯尼迪遇刺案的《沃倫報告》,凡明眼人都能察覺出問題。首先,兇手奧斯瓦爾德是如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連發三槍;其次,按照官方說法,最後一顆子彈造成七處傷口,被人們稱為"魔術子彈",權威機構證明這種情況存在理論可能性,但我們都知道,理論可能與現實發生之間,存在著未必能逾越的鴻溝;再者,在案發現場,圍觀群眾眾多,他們聽到的槍聲來源與奧斯瓦爾德的開搶位置並不一致,這也就導出瞭片中檢察官的結論:至少有三組槍手,開出至少6槍,才最終將肯尼迪殺死。
斯通將案件的偵查與法庭上的推理步步為營地展現在我們面前,與現實互為映照,換句話說,這簡直是比真實更為真實的推演。如此完美無瑕,幾乎沒有遺漏,所以影片上映後引起軒然大波,迫使美國政府重新調查肯尼迪遇刺一案。不過,真正的結果仍舊沒有向公眾宣佈,但至少美國人已經知道,真相並非如此。
《黑色大麗花》(2006)
導演: 佈萊恩•德•帕爾瑪
主演: 喬什•哈奈特/斯嘉麗•約翰遜/艾倫•艾克哈特
制片國傢/地區: 美國/德國
片長: 121 分鐘
黑色大麗花案件的走紅源於三點原因,其一是受害者年僅22歲的伊麗莎白•安•肖特的屍體可謂支離破碎,兇手的手段之殘忍簡直到瞭人神共憤的境地;其二,則是受害者與好萊塢娛樂圈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一心想要成為女星的伊麗莎白,平時白天在日落大道上徘徊勾搭,晚上則與那些所謂的"關系人士"混在一起,完成"陪睡"的義務。警探在偵查案件的過程中,也挖出瞭好萊塢內部許多荒淫無度的行徑,正如斯科特在影片《黑色大麗花》中表現的那部"百合片";其三,則依舊是嫌疑人寄給警方的信件,並在落款處署名"黑色大麗花復仇者"。從此,伊麗莎白就被人們稱為"黑色大麗花"。
這三點也構成瞭"黑色大麗花案件"難以偵破的因素,牽涉的背景過於復雜,而受害者本身可以說也有一種類似"自尋死路"的感覺。另外,屍體被殘害嚴重,留下可用的證據少之又少,加之彼時也沒有DNA技術存在,因而給破案增添瞭許多難度。這些特質都在《黑色大麗花》中有所表現,但斯科特的這部犯罪片並非成功之作,兩位偵探間的那點破事鋪陳得過於冗長,加之上廁所從來不關門的"寡姐"和"第一次表現得像個女人"的希拉裡•斯旺克在片中的作用,甚至都說不上花瓶,也讓整部電影有瞭"掛羊頭賣狗肉"的嫌疑,並沒有將"黑色大麗花"案件的懸案屬性盡皆展現。至於最後的兇手,影片草率地歸於瞭一個變態兒子和一個變態老媽的合謀,缺乏說服力。而在現實中,本已沉寂的"黑色大麗花"因為同一案發地點的"藍可兒案件"又重新浮出水面,再次成為瞭人們關註的焦點。
《初戀》(2006)
導演: 塙幸成
主演: 宮崎葵/小出惠介/宮崎將
制片國傢/地區: 日本
片長: 114分鐘
在日本歷史上著名的三億日元搶劫案,與《殺人回憶》中表現的奸殺案之所以始終沒有被徹底偵破,在某種程度上,都屬於警方自己"作"出來的。好比,在《殺人回憶》裡,發生在鄉野田間的案發現場根本就無人保護,任由當地人踩踏破壞,導致證據無法搜集。同樣,三億日元案件中,第一案發現場的嫌疑人遺留下的摩托車以及第二現場的白色卡羅拉上,存有包括鴨舌帽、餅幹盒在內的許多件證物,這讓辦案警察瞬間覺得偵破此案不過是一個禮拜或一個月的問題,於是乎,鴨舌帽被警察"玩爛",導致指紋無法正確提取,錯過瞭案件偵破的第一良機。
雖然警察在辦案上存在著諸多失誤,但不能否認的一點是,在將近50年前的1968年,能如此精心籌劃的搶劫案件實屬少數,也成瞭本案懸而未決的關鍵。換言之,嫌疑犯的手法是高明的,因此本案也經常成為影視作品描繪的對象。而2006年的《初戀》對這起案件,進行瞭一次最為"浪漫"的改編。影片引入瞭宮崎葵扮演的少女美玲,因為愛上瞭沉默的少年,答應協助他搶劫三億日元。因此,美玲成為瞭案件的關鍵,她假扮警察,劫停運鈔車,對搶劫案的成功可謂功不可沒。但與現實比照後,稍顯滑稽的是,真實的嫌犯是個男人。影片對此給出的解釋是,美玲蒙面瞭!但蒙面無法改變聲音,除非運鈔車的押送員個個都是聾子加白癡。不過,以三億日元被如此輕松騙走的結果來看,這些押送員的智商也的確挺捉急的。
不論如何,《初戀》是一部以少女心為主的電影,三億日元隻不過是被借來當噱頭的幌子。而現實中的三億日元搶劫案仍舊是日本警界的一大恥辱,至今仍被人們當作笑柄。至於兇手是誰,似乎人們也並不是很關心,反倒對其所作所為,感到佩服。
《狼溪》(2007)
導演: 吉格•麥克裡恩
主演: John Jarratt/Cassandra Magrath
制片國傢/地區: 澳大利亞
片長: 104 分鐘
在普通人眼裡,澳大利亞應該是背包客的聖地,廣袤的土地上充斥著冒險的因子,等待著背包客們去發現一個又一個有趣而壯麗的景點。但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這段時間,澳大利亞的荒野可是所有背包客的夢魘,正如影片《狼溪》在片頭所說的那樣,"澳大利亞每年有將近30000人失蹤,其中80%可以被找到,剩下的,就再也找不到瞭。"這可不是什麼危言聳聽,而是真實發生的事情,被稱為"澳大利亞背包客失蹤案"。
這一案件之所以會一度成為懸案,更重要的一點在於其作案的地理環境,大范圍的荒野讓警方的偵查提升瞭太高的難度,也給受害者的逃亡制造瞭阻礙。正如《狼溪》一片中,兩個女孩好不容易逃出兇手的住所,按照一般案件而言,立即來到人口密集地區,找到警署報案,一切就可解決。然而,在本案中,這僅僅是個開始,面對空無一人的荒野,根本無路可逃,就好像是做著垂死針紮,等待兇手步步逼近,又無可奈何,反而更加絕望。
不過,本案的犯罪手法較為平常,兇手本人也沒有任何高明的手段,所以,一次失誤,放"羊"歸山,就很可能給他遭來殺身之禍。果然,90年代中期,幾名目擊證人的出現,將伊凡•米特拉帶到瞭公眾的面前。米特拉與其傢人合夥,專門挑背包客下手,幾年間,殺死30餘人。盡管他依舊在法庭上特別嘴硬,但受害者遺物的發現以及DNA的比對結果,都讓他在監獄裡享受著18個終身監禁的刑罰。而在《狼溪》裡,兇手顯然更為幸運,僥幸逃生的男孩無法提供關鍵線索,使兇手仍逍遙法外。這是可能的,誰又知道有多少米特拉仍潛伏在荒野,嘲笑著"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的蠢話。
Orignal From: 懸案改編電影:有多少人膽敢直面自我內心的陰暗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