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9日星期五

【本周重頭戲】《雲中行走》:體會“變態辣”帶來的快感




 "9·11"之後,紐約雙子塔不復存在,而《雲中行走》逼真地用技術還原瞭它。



1974年,法國雜技藝術傢菲利普·帕特假扮記者進入尚未完工的世茂中心塔頂,趁夜在雙子塔之間搭起鋼索,並於清晨時分,完成瞭他驚心動魄的行走。在帕特此舉之前,紐約人對雙子塔並無特別感情,許多人甚至覺得它"生硬、冰冷、無趣",而帕特的行為給雙子塔註入瞭人的元素,讓雙子塔有瞭情感的溫度,可以說,帕特是最早啟動人們對雙子塔喜愛之情的人物之一。


代表作為《阿甘正傳》的羅伯特·澤米吉斯成為《雲中行走》的導演,因此《雲中行走》多少帶有點阿甘的味道:帕特重復著對一件事物的熱愛,如同阿甘對跑步的熱衷一樣固執;帕特生硬性格中所包含的溫存,也曾是阿甘性格裡吸引人的地方。但相比《阿甘正傳》,《雲中行走》的勵志風格淡瞭,它更是一部視覺大片,內容為形式服務,以刺激那些恐高的觀眾為樂趣,讓觀眾在手心、腳心冒汗的狀況下,體會一把啃"變態辣雞翅"所帶來的生理快感



《雲中行走》拋棄瞭人文性,采取商業大片常用的節奏以及煽情技巧,來調動觀眾註意力。在觀眾預知劇情的前提下,再刻意制造懸念已不討巧,所以澤米吉斯采取瞭在狹小空間把戲做足的辦法,來拉長整個走鋼索過程的緊張感。真實的帕特在潛入塔頂之前,可能是順利的,但影片裡的帕特卻歷經曲折:腳板被紮,電梯拒載,警察巡視,潛伏等候,箭鏃射失,同夥臨陣脫逃,陌生人闖入……這些"量大而足"的細節,足以把觀眾的心臟攥成一團



好在,等到關鍵戲份時,澤米吉斯開始讓觀眾釋放情緒,走的過程中沒再惡作劇般地"無事生非",而是盡情展現帕特克服內心恐懼、征服鋼索的暢快淋漓。《雲中行走》不是動作片,卻擁有《速度與激情》般令人血脈賁張的元素,雖然角色的肢體語言如此單調,但卻擁有直通靈魂的魅力。它會促使觀眾去想象人類的極限,追問生命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尋找活著的源動力。


編輯:邵子


本塘原創,抄襲必究,公眾號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那就長按下面的二維碼。八卦、吐槽、福利,一朝關註日日HIGH!





Orignal From: 【本周重頭戲】《雲中行走》:體會"變態辣"帶來的快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