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日星期六

【獨舌年選】2015電視劇“最強11人”







我是球迷,鉆研陣容打法,熱愛紙上談兵。開場前要猜首發11人,開場後印證首發11人,一個賽季或一次大賽結束後要評定最佳11人。雖然現在熬不瞭夜,苦苦守候到凌晨2:45,也會在一聲開場哨後昏然睡去。但尋找最佳11人的習慣不變,而且由此及彼,推及到其他領域。


剛剛過去的2015年,對電視劇產業而言真的是驚心動魄的一年。"一劇兩星"的政策效果是神算子們也萬萬沒想到的,網臺攻守之勢的逆轉比半仙兒們預測得都快,一個名為IP的怪獸一夜之間就席卷瞭大佬們的舌頭和項目企劃書,那些天價的中年演員片酬可能還沒降,但增長勢頭和曝光風頭已完全被小鮮肉們壓制...但今天咱們不聊這些事,就表一表2015年出瞭哪些好作品。


每年獨舌都要推優,今年也不例外。例外的是,以往全憑個人趣味選擇,心目中至高無上的那把尺子叫"品質"。品質這玩意兒看不見,摸不著,難以量化,但我敢保證這把尺子在我手裡,比某些熱門網絡小說的閱讀數據,某些神劇雷劇的收視率數字,某些"當紅"明星的熱搜指數要靠譜得多。或者說,我們唯一能百分之百相信的是依托於文本而生的判斷和感受。


2015年電視劇收視率排行


個人感受真實,卻也必定單一。所以今年的電視劇年選,除瞭照例以品質為第一依據之外,也會兼及作品的熱門程度和文化影響力。評選的數量可多可少,但總要有個確切的數字。這就用到瞭足球場上的"最佳11人"的概念:弱水三千,隻取一瓢飲;年產500部電視劇,我們隻選11位。


1《瑯琊榜》:融合之美


出品公司:山東影視、儒意影業、和頌天地、聖基影業、正午陽光


導演:孔笙、李雪


編劇:海宴


制片人:侯鴻亮




播出平臺:北京衛視、東方衛視


《瑯琊榜》還沒開播,我就下瞭個評斷:這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好的電視劇。


它在開播之初收視率不高,一群人撲過來沖我嘶吼,什麼難聽的話都有。有直接噴劇本的,有張嘴罵小言的,有攻擊節奏慢的,還有什麼也不說隻管開罵的。反正意思是:這個劇不好,起碼不是今年以來最好。當時我也很憤激,對那些有著無窮陰謀論的人甩瞭句: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根本用不上"萬古流"。時間僅僅過去不到三個月,把各方面的口碑匯總起來,我想我不但不用為自己先前的判斷改口,我甚至可以正大光明去掉四個字:這是今年最好的電視劇。論單臺收視率,它進不瞭全年前50名。論網絡點擊量,也隻排在第三。但它的綜合實力就是第一:


它擊穿瞭網絡IP和品質劇之間的厚障,它彌合瞭偶像劇和歷史劇的類型差別,它讓傳統電視觀眾和新興視頻觀眾站到瞭一個戰壕裡,它驅逐瞭俗艷的於正美學,卸下瞭沉重的正劇包袱,它讓電視劇這個"古老"的藝術形式煥發瞭新的生命力。當然,這些功勞不能記在《瑯琊榜》一個人頭上,但毫無疑問它是電視劇轉型最成功的一個,堪為代表。


很多高收視劇也就在榜上熱鬧,公交地鐵辦公室沒人討論。很多高流量劇隻在小年輕兒裡泛濫,歲數大點兒的人未之聞也。《瑯琊榜》不是這樣,它的收視經歷瞭一個由低到高的攀升,是它作為一個創新型古裝劇和自己的觀眾互相尋找的過程。最後他們勝利會師瞭,長尾效應源源不斷,又出人才、又出效益、又出品牌、又出美學體系。


《瑯琊榜》再次擦亮瞭山影的金字招牌,侯鴻亮和他的正午陽光也可謂"一出山就風華正茂"。在中國電視劇向著輕型化道路頭也不回狂奔時,《瑯琊榜》保留瞭電視劇應有的分量。它一頭連著文以載道、歌以詠志的傳統,一頭連著重在娛樂和眼球快感的今時趨勢。它讓電視劇癲狂扭曲的面部在這一刻恢復瞭正常的臉色。


2《老農民》:寫實之美


出品公司:山東影視傳媒集團,山東電影電視劇制作中心


導演:張新建,王濱,張開宙


編劇:高滿堂,李洲


制片人:侯鴻亮,吳雪松




播出平臺:山東衛視、北京衛視、河南衛視、黑龍江衛視


如果說《瑯琊榜》是創新型古裝劇,《老農民》就是傳統型史詩劇。


《瑯琊榜》有時像一隻花蝴蝶,惑人眼目。《老農民》始終像一尊沉穩的礁石,嚴肅地凝望著大海。


不是說農村戲沒收視嗎?《老農民》打破瞭這個偏見。不是說不高光艷色就沒人看嗎?《老農民》打破瞭這個神話。它四星聯播最後的幸運兒,單臺收視率排名全年衛視第九。


高滿堂的創作涉及五行八作,如何做到深入其中?無他,不過就是采訪而已。過去叫采風,作傢們成群結隊下農村。也叫體驗生活,演員們脫掉戲裝變身普通人。現在這門功課做的人少瞭,因為絕大多數電視劇都是愛恨情仇,職業身份隻是遙遠的背景,生活體驗全靠書桌前想象。但做功課和不做功課還是不一樣,一個人的想象總是不敵百個人的親歷有意思,冥想中的設計總是不如老天爺親賜的細節精彩。YY式寫作或許僅憑"陽明格竹"就可以瞭,現實主義必得是"從生活中來,到熒屏上去"。


從1948到2008,中國農民在60年的歷史變遷中經歷瞭怎樣的歡欣和惆悵,恥辱和榮光,得志和失意,夢想和苦難,這部戲裡差不多都寫到瞭。有的秉筆直書,有的曲筆呈現。電視劇既是當代主流的大眾文藝形式,也是以別樣的方式寫就的史書,《老農民》兼有文化、藝術、社會記錄、歷史認知諸般價值。


"倆男人,一輩子",這是高滿堂的經典敘事范式。陳寶國和馮遠征的逗趣,在《老農民》和《鋼鐵年代》裡模式類似,但因為工人和知識分子的身份變成瞭貧農和地主崽子,便生出新的妙趣。還原還原再還原,貼近貼近再貼近,這是張新建自《孔子》以來一直堅持的風格取向。采訪是笨辦法,還原也是笨辦法。笨辦法成就瞭《老農民》的厚重和蒼涼,成就瞭山影的分量和風骨。


3《虎媽貓爸》:疼痛之美


出品公司:新麗電視


導演:姚曉峰


編劇:申捷


制片人:黃瀾




播出平臺:東方衛視,天津衛視


我又得說到現實主義。農村劇的現實主義代表是《老農民》,都市劇的現實主義代表是《虎媽貓爸》。


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咋區分?浪漫主義關切心靈問題,現實主義關切社會問題。《虎媽貓爸》研究的問題是"幼升小",以及由此推及的孩子的教育問題。"幼升小"和"小升初",每到升的當口,就是孩子和傢長共同的受難時刻。長輩要拼錢拼房拼資源,孩子要拼分拼才拼體力,不死也的扒層皮,死瞭也得活過來再戰。


這些年的電視劇基本上已是架空的文藝形式,尤其IP劇攜互聯網基因一來,YY和發花癡更是公然登堂入室。關心現實問題的電視劇越來越少瞭,《虎媽貓爸》反其道而行,真的深入進去,觸到瞭社會痛點,故尤其可貴。問題呈現得生動準確,至於解決之道,那不是一部電視劇能給出的。現實如此焦灼,文藝作品所能做的隻是記錄,頂多再給點兒啟發。


新麗傳媒一直擎都市情感劇之牛耳,總是能抓到優秀的劇本,請到靠譜的導演,搭起大咖的陣容,保證服化道水準,成就精品大劇,發行到最好的平臺。為什麼能做到這些?兩個字:專業。作為一個項目驅動型公司,新麗的優勢就在於創作、生產、發行、營銷、宣傳各環節都很專業。


"專業"二字說來容易做來難。中國人歷來講究功夫在詩外,大忽悠們總比認真做事的人更炙手可熱。今天似乎仍然如此,但也不全如此。20年前名震江湖的"民營電視四公子",仍能保有存在感的都是認真做事的,最有存在感的是做事最認真的那位。不管來瞭多少千億級的航母,不管什麼互聯網思維、大數據依憑,引領這個行業前進的隻能是專業人才和他們的智慧。我相信10年以後還站在江湖第一線的,必是那些勤懇、專業、聰明地做事的人。


4《刑警隊長》:破冰之美


出品公司:北京金盛信馬影視、SMG尚世影業


編劇:陶純、慕星、錢戎


導演:來赫、張睿


制片人:張翼蕓




播出平臺:江蘇衛視,重慶衛視


熒屏黃金檔不見涉案劇10年矣。


當然也不是那麼絕對,英模劇《任長霞》播過,反腐劇《高緯度戰栗》播過,但是以刑事案件為敘事中心,一個重案連著一個重案的劇,的確有10年沒見瞭。


總局沒有把門封死,他們有一段禁止性說明:"對於涉及純案件、展現犯罪過程、暴露偵破手段、有血腥暴力內容的涉案劇才不被允許進入黃金檔..."。這段話彈性很大,可粗可細,風聲緊時可以擋住一切蒼蠅蚊子,風聲不緊時可以放進來老虎、大象。


然而,對於絕大多數制作機構來說,電視劇就是一門生意,既然你有這麼個緊箍咒,我何必非要做孫行者?我做豬八戒一樣有吃有喝。既然你有這麼多彎彎繞,我何必鉆這迷魂陣?這事基本上就沒人張羅瞭。


但《刑警隊長》的出品人馬珂不是別人,而是當年金盾影視鍛煉過的老"公安劇人"。早年間就已經對官方心態和市場狀態心裡有數,此番從電影殺回電視劇領域,首先想到的就是做回老本行。別人眼裡的雷區,在他這兒有趨避之法。別人眼裡的難題,在他這兒都有破解之道。對涉案劇的普遍的畏難心理,對他來說倒是圈禁出瞭一片人跡罕至的藍海。


而且,政策也的確在松動,國傢意識形態不再那麼忌諱涉案劇。那麼多大老虎、小蒼蠅都進去瞭,還不讓老百姓在熒屏上看看反腐、涉案劇?《刑警隊長》正是回歸瞭10年前涉案劇繁盛時的本質:以兇案為懸疑,以破案為動力,以抓住兇手為終極目標。不管過瞭多少年,不管叫公安劇還是警匪劇,破案總是觀眾喜聞樂見的。當然他們做得也很聰明,破案的宏大建築下面是英模的地基,論起來也沒有突破執行瞭十年的律令。


《刑警隊長》,涉案劇再試啼聲,回歸之美。


5《平凡的世界》:經典之美


出品公司:華視影視投資、SMG尚世影業、上海源存影業、陜文投、樂視網等

導演:毛衛寧


總編劇:溫豪傑


制片人:李娜




播出平臺:北京衛視,東方衛視


IP炒傢們喜歡幹一件事:把包括四大名著在內的經典文學都稱作IP,甚至把高滿堂、劉和平這些當代大傢也稱作IP。他們這麼幹未必是要操作上述這些"IP",而是要通過建立"IP統一陣線",借名作和大傢顯示IP的高段位,然後把手上的網絡IP賣上一個好價錢。


按照這套理論,《平凡的世界》似乎也是個大IP。其實它不是,它沒有驚天的數據和賣價,也沒有根據讀者意見隨時修改故事走向,更沒有臆想自己回到唐朝當王爺或者穿到清朝做格格,它隻是用極端樸實、平實、真實的筆法,寫瞭雙水村裡一群土得掉渣但也活得較真兒的人。


還是叫名著改編劇吧。《平凡的世界》的改編有兩種說法:導演毛衛寧說80%以上忠於原著,編劇溫豪傑說85%的內容都是重構。聽起來是矛盾的吧?導演說這話時懾於原著黨的圍攻,說的是精神層面的忠實。編劇說這話時已時過境遷,說的是勞作過程中的技術細節:原著故事線很散,沖突也不激烈,觀念上更是多有"背時"之處,可不就得大量改寫和新寫?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的中心思想,被孫少安站在高坡上一嗓子喊出來瞭:鄉親們要過好光景!在這句時代強音的統攝下,創作者對七八十年代的陜北農村風貌進行瞭重現。很難說小說和電視劇的精神主旨是一致的,但電視劇裡的人物的確從外貌到內裡都得瞭農民的神髓。毛衛寧在鏡頭語言上想瞭很多辦法,溫豪傑對平凡世界進行瞭傳奇化改寫,這些都有效增強瞭電視劇的觀賞性和當代性。


王雷的一口陜北話真叫地道,舍得把自己土成這樣的青年演員不多瞭。佟麗婭的"潤葉"和原作大異其趣,但如果還讓她像小說裡那麼克己、忍讓,怕是今天的女觀眾要造反的。總之,這部劇和原著就是若即若離的關系,與其說是"忠實原著",不如說是在忠實中國夢和民間趣味的前提下忠實原著。


無論如何,在行業集體向輕型題材轉向的時候,操持這樣一個厚重的大部頭的公司和團隊是可敬的。


6《羋月傳》:熱播之美


出品公司:花兒影視、儒意欣欣影業、星格拉影視


導演:鄭曉龍


編劇:蔣勝男,王小平


制片人:曹平




播出平臺:北京衛視,東方衛視


《羋月傳》成也《甄嬛傳》,敗也《甄嬛傳》。


《甄嬛傳》為鄭曉龍團隊積攢瞭聲譽紅利和生意保障,《羋月傳》在發行和收視方面沒讓人著過急,賣則天價,播則碾壓一切對手。然而《甄嬛傳》也為《羋月傳》帶來瞭至高期待和嚴苛評判。說得不客氣些,有些人就拿著顯微鏡等著挑毛病呢。


不幸的是,《羋月傳》給瞭他們毒舌的機會。它從《甄嬛傳》裡因襲瞭太多的宮鬥劇情,雖然此宮鬥非彼宮鬥:清朝的小主們為爭寵而鬥,秦國的夫人們為母國而戰。可是鬥法的招式是相似的,沒有幾個人註意到動機上的區別。而顯微鏡們也不是吃素的,衣服不對,菜品不對,年齡也不對...實際上,先秦時代的史事和人物有很多漫漶不可考處,有記載的往往也不同典籍互相打架,你采行瞭張三的考證,他就用李四的說法來打你,扯不清。


更不幸的是,《羋月傳》81集,50集以後的羋月才出落為政治傢。而主創之前談到兩劇的區別時說:格局不同,甄嬛的戰場隻在後宮,而羋月心系天下蒼生。有人就問瞭:後30集才體現出格局的不同,你讓我看50集的預告片?對於我這樣的"歷史正劇控"來說,這個西瓜的皮確實厚,等瞭好長時間才吃到沙瓤。


不過,豆瓣5.0的評分也太低瞭。如果這個結果不是有人惡意操控的,那麼就是這套評價體系失準瞭。放在中國電視劇的大環境中,這部劇的創作和制作水平怎麼說也不能是不及格的。對於某些小資意味的劇出奇地打高分,對於某些大眾趣味的戲出奇地打低分,這樣的評判標準也隻能呵呵瞭。


如果說前幾年古裝劇普遍有著"去正劇化"的傾向,今年以來則有一個"商業劇回流正劇"的趨勢,《瑯琊榜》《羋月傳》都不同程度在滿足當下觀眾的娛樂訴求的基礎上,偷偷地加入瞭"傢國天下"的思考和有據可查的歷史背景,呈現出區別於一般偶像劇和宮鬥劇的端嚴樣貌來。多一些思索,便多幾分力量。多一些功課,便添幾分厚重。


《羋月傳》是今年最熱門的古裝劇。什麼?《武媚娘傳奇》收視也很高?《羋月傳》東方和北京兩臺首播收視總和高於《武媚娘》湖南首播和浙江1.5輪的收視總和。網絡流量更是播到一半已追平,播完估計能超出一倍。可見,《羋月傳》的熱播冠軍已然不會旁落。


7《嘿,老頭》:關切之美


出品公司:文創百納、華錄百納、曼孚文化


導演:楊亞洲


編劇:劉東嶽,俞露


制片人:劉德宏、黃磊、張為為



播出平臺:北京衛視,東方衛視


《嘿,老頭》是一部帶有遊戲色彩的現實劇。


遊戲色彩體現在兩方面:一是人物設置。可以觀察,可以思考,但惟獨不能體驗。誰也不知道阿爾茲海默綜合癥(老年癡呆癥)患者的內心世界,也就不知道他們出牌的規律和依據。所以隻能靠猜,靠想象,靠還原案例。李雪健一輩子都是現實主義演法,要演這個完全不受規則限制的老小孩,對他是新鮮的嘗試。為這個老小孩設定行為軌跡,要可愛,要可笑,要有病人的樣子...對編導也是新鮮的嘗試。


遊戲色彩還體現在黃磊的表演上。黃磊這些年演慣瞭絮絮叨叨的暖男,把這種特質也帶到瞭"劉海皮"身上。黃磊腦瓜靈,反應快,能即興表演,這是一個演員的能力所在。但看多瞭也覺得重復。在和李雪健、宋佳這種講究設計的演員對戲時,黃磊的慣性演法就顯得有些隨意,有些水。他和演狗子的陳明昊對戲時就珠聯璧合得多。


楊亞洲導演是生活流,放開讓演員去發揮。不過,像李雪健第一集裡"喝酒"那個長鏡頭隻可偶一為之,多瞭就背棄今時觀眾的觀賞期待瞭。耍和逗是本山劇的特權,很多觀眾看的就是他們的車軲轆話,其他電視劇還是需要章法謹嚴。


這部劇的收視和點擊都不高,為什麼讓它入榜?因為它的社會關懷。它敢於把鏡頭對準弱勢群體:老還不說,還癡呆,這在現下的電視劇收視預判體系裡,簡直就是雙重罪過。可是華錄百納投瞭,北京和東方兩傢衛視播瞭,用《老炮兒》裡的話說:局氣。


細看之下,多有深意,拓寬瞭電視劇的題材疆界。剩下的事,就是文藝評獎欠李雪健一個視帝的獎杯瞭。是的,他老人傢當年影帝、視帝拿過一大堆,但這並不意味著現在有瞭出色表現就可以不給。


8《偽裝者》:CP之美


出品公司:山東影視傳媒集團、正午陽光


導演:李雪


編劇:張勇


制片人:侯鴻亮




播出平臺:湖南衛視


人物生動,鏡語細膩,是《偽裝者》的最大優點。


按照我以往的標準,《偽裝者》是很難上榜的。我心目中的好諜戰劇是《潛伏》《暗算》《黎明之前》那樣的大諜戰劇,而不是這種偶像化的輕諜戰劇。


但它真的是對接瞭當下年輕觀眾的審美趣味,並且把"萌CP"的亞文化推到瞭輿論主陣地上。CP這回事,原本指的是男女配對。《偽裝者》之後,腐女們士氣大張,男男CP成瞭主流。盡管編劇、導演、制片人異口同聲地說"我們表現的是兄弟情,絕無其他想法",還是擋不住CP黨們去捕捉王凱放電的瞬間,靳東打胡歌屁股的酸爽,在"臺風"和"樓誠"之間選官配...會寫段子的寫段子,會剪視頻的剪視頻,什麼也不會的參與刷屏和論戰,說你有你就有沒有也有。


我說CP黨是碎片化觀看,這也是她們對邏輯性要求不高的原因。人傢不答應。我說CP黨都是強買強賣,圈地自萌變成瞭當街自嗨。人傢也不答應。我承認我老瞭,GET不到你們的重點。但我要說的是,你們所謂CP不過是一種古已有之的配置,在《縱橫四海》裡周潤發和張國榮之間的兄弟情義,在張徹的眾多武俠片裡是狄龍和薑大衛的曖昧組合,如果看女主角不順眼,把型男們想象成後宮也由得你。


過去三年,都市劇多瞭一項副作用:衣服包包的同款引領。過去兩年,顏值這個不中不西的名詞,成瞭電視劇組局的首要考量。就在今年,電視劇又多瞭一項功能:在不同組合之間站CP。這說明女性觀眾,尤其是年輕女性的趣味正引領電視劇大步向前,而電視平臺和網絡平臺的熱播劇也越來越趨於合一。


任何藝術形式的長盛不衰都有賴於新的興奮點。看CP就看CP吧,隻要不是看屎尿屁就行。因瞭《偽裝者》和《瑯琊榜》導入的年輕觀眾流和美學新范式,電視劇這門藝術又一次站在瞭方興未艾的風口上。先接續香火,再夾帶真貨,也挺好。


9《大秧歌》:決然之美


出品公司:山東影視傳媒集團、完美建信、完美影視、完美千策影視


總導演:郭靖宇、柏杉


編劇:郭靖宇、夏仁勝、王謙


總制片人:錢曉鴻




播出平臺:江蘇衛視,天津衛視


郭靖宇是中國電視劇界的硬漢,聰明的硬漢。作為評委,他敢在頒獎禮上公然發表不同意見。作為導演,他敢在《大秧歌》開播前公然向收視黑幕宣戰。作為編劇,他敢沿著同一路徑連寫六部,在建立"傳奇劇王"聲譽的同時,也把自己逼到瞭創作的死胡同裡。


《大秧歌》的收視不及《勇敢的心》和《打狗棍》,但也雙雙破1,跨入全年電視劇總榜的前30名。就網絡點擊量來說,《大秧歌》超越瞭師兄們,以60億的成績名列年度前十。2億的巨額投資,沒有退路的征途,這等刺激和壓力實非一般人所能承受。郭靖宇打贏這一戰,說明他有顆"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的大心臟,也說明評書化敘事在民間仍有廣泛的觀眾緣。


跟之前的五部傳奇劇比,《大秧歌》延續的部分大於創新的部分,不過還是加入瞭民俗和諜戰的新元素。對我來說,《大秧歌》還是熟悉的味道,還是熟悉的配方,但郭靖宇在作品裡對"仁義禮智信"的堅守和捍衛,在現實裡敢於抗爭的精神和善於抗爭的智慧,是必須點贊的。


在年代傳奇的主幹道上,郭靖宇以一己之力扛著整個團隊前行。不知道他累也不累。其實他已經以監制的身份開發出《靈魂擺渡》這樣的鬼片系列,還在與華策共同鑄造《射雕英雄傳》新版本。他本可以換種活法,不過估計以他的性格,新劇《娘道》仍然是向著傳奇劇的險峰再次發起沖鋒。


我們捏著一把汗,樂見其成。


10《大好時光》:溫婉之美


出品公司:上海貫一文化、上海尚世影業、安徽廣播電視臺、唐人影視


導演:夏曉昀


編劇:王麗萍


制片人:董浩宇、范軍




播出平臺:東方衛視,安徽衛視


《大好時光》不是王麗萍最好的編劇作品,但應該是其表達最為完整的一部作品。


20,30,40,每個臺階上都有不同的風景。一男三女,胡歌扮演的袁浩一人經歷瞭天下男人的全套情感類型:千裡相隔的無性愛情,用盡心機的功利愛情,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愛情。朱濤和簡卉"三進圍城",道出瞭"相愛容易相處難"的真相。羅一洋和張雪兒閃婚後開始磨合三觀,道出瞭"人生沒有快進鍵"的真諦。


身為編劇,站在產業鏈條的前段,劇本交出去之後便失去控制,作品的最終呈現取決於導演和演員的發揮。身為出品人兼編劇,而且是不離生產一線的編劇,那就既是作品的總設計師,也是施工的總監控者,便可以保證圖紙最大限度地得到尊重和還原。在中國電視劇界,真正實現"編劇中心制"的並不多,王麗萍是其中的一傢。


一個人的人生態度總會反映在作品之中。電視劇不能沒有矛盾沖突,《大好時光》中有性格缺陷的比比皆是。但她的筆下沒有徹頭徹尾的混蛋,即使階段性地成為可恨的傢夥,最後也總有峰回路轉的機會。筆端常有人生真相,才叫現實主義。下筆每含慈悲,是為溫婉。王麗萍這麼多年的實踐,可稱為"溫婉現實主義"。


跟高滿堂一樣,采訪是她累積素材和捕捉靈感的方法。以往的戲,也因此而多是無我之境。最新的消息是,她的下一部作品將動用親身經歷和圈內觀察,而且比以前寫得更加尖銳和"兇狠"。說實話,我很期待這部"有我之作"。


11《花千骨》:低幼之美


出品公司:慈文影視


導演:林玉芬,高林豹,梁勝權


編劇:Fresh果果,饒俊


制片人:唐麗君




播出平臺:湖南衛視


寫下"低幼之美"四字,相信已經板磚如雨。誰低幼,你說誰低幼?你猜低幼呢,你們全傢都低幼!


低幼是一種年齡劃定,中性表達。我原以為《花千骨》是25歲以下觀眾的心頭所好,但我在北大做過一個現場調查,在場的大學生們幾乎無人表示追看此劇。這讓我調整瞭年齡標尺:這不是大學生的菜,那一定是中學生和小學生的瞭。


"低幼"也是界定一種審美取向。《花千骨》制作人唐麗君說過,創作中遵循的是畫面>顏值>演技>劇本的路徑。這不就是小孩子理解世界的順序嗎,表象為先,思考居後。"低幼"也是一種相信的能力,你們相信劇中百轉千回的愛情,而老炮兒們隻能對著夕陽回憶青春的美好。


其實,對《偽裝者》的狂熱粉絲我還能依稀觸摸到她們的一些脈絡,對於《花千骨》的追隨者我可是全然沒有一絲通感瞭。沒錯,我就是看它創造瞭暑期的收視神話,打通瞭電視劇到手遊的任督二脈,才把它放入榜單的。對於不明所以的事物,我們總是帶著一種神秘兮兮的敬畏。




不管你願不願意,審美趣味的更迭在2015年發生瞭,IP劇即將在2016年大行其道。IP就是由孩子們用鼠標點出來的,IP劇就是照著孩子們的趣味炮制的。我把《花千骨》放在最後,就是指明這一類作品是明年的主菜。


對於IP劇,我仍然持保留意見,IP劇可以作為輔助力量,但不應該扛大旗,打主力。我十分篤定地認為,電視劇是有重量的,頂級的IP劇比不上頂級的原創劇。如果《瑯琊榜》和《北平無戰事》出在同一年,我會毫不猶豫地把年度冠軍的頭銜頒給後者。


更何況,在"大樹底下 ,寸草不生"的浮躁環境中,有太多的虛假大IP潛行在暗夜之中,意圖混水摸魚。我想,用不瞭太長時間,潮水退去,就能看到誰在裸泳。退潮之後,原創和IP終將各歸其位、互為犄角、自放光芒。


我們的電視劇"最強11人"就是這樣。歡迎收看,歡迎跟貼。


【文/李星文】


版權聲明:
微信公眾號【影視獨舌】所有原創文字,版權均屬【影視獨舌】及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體復制轉載,需征得我們同意並註明出處。(請回復"轉載",瞭解具體要求!)


微信號:dusheme

有觀點、有態度、有溫度的行業資訊與交流平臺



掃一掃又不會懷孕!



【影視獨舌】

資深媒體人、影視產業研究者李星文主編,提供深度的影視評論和產業報道。追求高冷、獨立、有料,助大傢漲姿勢、補營養、覽熱點。涵蓋微信公號,微博,博客,網站,今日頭條,百度百傢,新浪、網易、騰訊、搜狐自媒體等10大平臺。





Orignal From: 【獨舌年選】2015電視劇"最強11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