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7日星期六

《美人魚》票房怒破30億紀錄!對中國電影業帶來哪些啟發?



從這次《美人魚》背後出現五傢上市公司參與,甚至還有基金公司運作的背景中可以看出,未來拍電影不再隻是單純的一場內容盛宴,更是一場"資本盛宴"!電影和金融的跨界結合將成為下一個電影十年的趨勢。


文化界|鄒玲


2016年2月26日無疑是中國影史上值得記錄的一天,《美人魚》票房突破30億元關口,怒刷中國電影單片票房歷史紀錄!


事實上,這部周星馳導演的電影僅用12天就登頂國內影史票房首位。高額票房收入的背後最引人關註的無疑是誰能成為這一紅利的坐享者。


"破紀錄"與《美人魚》票房增長一直如影隨形。《美人魚》票房已達30億元,與以往制片方需在影片上映後才能逐漸收回成本不同,因與和和影業、光線傳媒、龍騰藝都進行18億元票房保底,《美人魚》制片方在上映前就已收回成本。



對於中國電影市場的從業者和投資者,能從中得到怎樣的啟發?


第一,票房紀錄不斷被刷新,標志著未來"50億票房"大片既有可能在未來一年內誕生;


第二,拍電影不再隻是導演的小圈子世界,而是上市公司、基金公司等影視資本操盤手共同組成的"資本遊戲";


第三,在2016年全面資產荒的當下,影視產業正成為熱錢湧入的風口,中國狂飆的票房與疲軟的宏觀經濟數據對比鮮明,而大量的熱錢除瞭湧向房地產(還隻能是限購的一線城市),將會進入那些發展前景看好又與未來十年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密切相關的行業。


《美人魚》上映三周破30億, "50億票房已不遠"?


《美人魚》僅用12天就以24.4億票房打破瞭《捉妖記》上映60多天後創造的票房紀錄,《美人魚》仍有巨大的潛力創造更大的奇跡。沒有出乎意料,《美人魚》在上映第三周便突破瞭30億票房大關,成為內地首部染指這條票房分水嶺的電影。以目前的發展勢頭來說,很難想象《美人魚》的最終票房。


半年的時間裡,中國電影票房紀錄在不斷刷新,並創造出《美人魚》這樣橫掃影史的案例,相信,這種神話還將繼續。



在向上影業創始人肖飛看來,早在三年前他就認為"中國一定會誕生單片50億票房"的超級大片,而當時大傢都覺得是在"癡人說夢",而今天,"所有人都覺得這個數字已不遙遠。"


而一名電影營銷公司的創始人認為,"最快2017年底中國電影票房將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2015年中國電影票房高達440.69億元,比2014年增長48.7%。而2015年全球電影總票房380億美元,其中北美票房為110億美元,占比29%居首位;中國67.8億美元,占比17.8%居次席。目前北美票房約為中國電影票房的1.62倍,而按照中國電影市場50%的增長速度,三年內就有望全面超過北美。


而到那時,雖然成為全球的"票倉",中國電影是否能擺脫"大而不強"的現狀,卻依然是困擾電影人的一個難題。


電影不隻是電影,而將徹底成為"資本遊戲"


《美人魚》刷新票房紀錄後,大傢關註的一個焦點是:背後參與的五大上市公司能分到多少利潤,或者股票能有幾個漲停板?這充分說明瞭電影不再隻是單純的內容制作,而徹底成為一場"資本棋局"。


在《美人魚》的眾多熱門話題中,票房保底這一話題的熱度居高不下,與此同時,隨著影片票房不斷增加,並逐步達到30億元的級別,更讓和和影業、光線傳媒和龍騰藝都這三傢保底公司受到極大關註,尤其是票房保底中溢價部分的紅利。


此次《美人魚》制作公司包括星輝海外、和和影業、光線傳媒、新文化等22傢公司,其中與周星馳有關的星輝海外、比高集團投資預計在30%左右,若按該比例進行結算,周星馳所獲得的純利潤預計能達到約1億元。


在這三傢保底公司中,背後為和和基金及五礦信托的和和影業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卻是票房保底的發起人,即主保底方,具體保底的操作也是通過和和影業發起成立的一個基金進行運作,而光線傳媒和龍騰藝都均是該基金的認購方。在從業者看來,和和影業在票房分紅時將占據較大份額,同時也為和和基金帶來較大的回報。此外有消息表示,光線傳媒在《美人魚》的投資比例為40%左右,預計能拿到2.8億元票房分紅,相當於光線傳媒2015年盈利數額的一半。


而這對於光線傳媒是有明顯的利好:按照26日的收盤價,光線傳媒的市盈率為74.5,而美人魚的票房收入以及今年全年票房的預期,將使得光線傳媒的市盈率降低到40倍左右,這說明未來光線傳媒還有一定的漲幅空間。


而對於影片背後所涉及到的上市公司來說,30億的票房是刺激股價的一個強心針。有數據顯示,盡管《美人魚》投資方之一的新文化處於停牌狀態,但在2月15日-18日,其餘參與公司中光線傳媒累計上漲7%,奧飛動漫則上漲1.79%,同時在香港上市的比高集團也累計漲15.69%。


從這次《美人魚》背後出現五傢上市公司參與,甚至還有基金公司運作的背景中可以看出,未來拍電影不再隻是單純的一場內容盛宴,更是一場"資本盛宴"!電影和金融的跨界結合將成為下一個電影十年的趨勢。


"資產荒"下,影視產業成為真正的風口


  在《美人魚》票房過30億背後,一個容易被忽視的現象是:在全面資產荒的當下,影視產業正成為資本最好的避風港。


春節短短7天,中國電影總票房入賬36億元,與去年春節檔20億元的成績相比,猛增80%,而《美人魚》上映13天收獲26億元的戰果更刷新瞭諸多票房紀錄,成為中國影史第一部破30億元的電影。



如果把上述消息放在煤企虧損、鋼廠停產、老傢地產淒涼等諸多行業不景氣的新聞中,其中的反差更是格外醒目。我們在喜憂參半中看到,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轉型投入傳媒影視行業,越來越多不甘心用白菜價甩賣煤礦的老板們洗幹凈手上的煤渣,參投拍起瞭電影。


原因為何?


首先,目前中國的大多數項目已經無法實現盈利。在股票市場連續遭遇股災、傳統產業轉型艱難時,資本的熱錢總要去尋找合適的去處,而春節檔的票房火爆把影視產業的眼球效應放大,總有人會覺得自己能投到下一個《美人魚》。


其次,在經濟步入衰退期(或者叫"新常態"時),正是娛樂產業的崛起時。消費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大娛樂將開啟20年的黃金時代,娛樂經濟學將迎來繁榮。


例如韓國娛樂相關的消費占比從轉型初期的3%提升至目前的8%,自1980年開始,其娛樂消費保持瞭15年的高速增長(不變價計算平均年增速14.5%,現價計算平均年增速更高達22%);美國娛樂相關的消費占比從轉型初期的4.6%提升至目前的9%,所有消費項目中增速僅次於醫療護理及金融服務,從上世紀50年代至今維持瞭半個世紀平均約8%(現價)的年增速。


當前我國處於消費結構整體從生存型轉向享受型的大背景下,參考海外經驗,可以預見一個全民休閑娛樂時代即將到來。即使是在2015年國內經濟增速下行的時期,電影總票房仍達到440億元,同比增長48.7%,可見影視行業作為休閑娛樂產業發展最快的分支正迅速崛起,投資機會不可辜負。


作為投資來說,未來關註影視發展風向,可以把握三個"好":


一是好內容,在內容資源爭奪白熱化的背景下,好的IP越來越值錢;

二是好心情,2015年8部過十億票房的大片中,喜劇題材電影占瞭半壁江山。未來一笑值千金,誰能讓觀眾笑起來,誰的錢包就能鼓起來;

三是好技術,影視工業化加碼必將推動行業技術革新,VR/AR、動作捕捉、大數據、特效制作等新興技術的發展,有望顛覆影視行業傳統,傳播媒介、傳播模式、營銷模式等領域有望取得突破。


而最關鍵的,就是未來"互聯網+娛樂"的跨界整合,將為中國電影市場帶來多大的增量空間?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2017年中國電影票房能達到1000億的規模,那麼網絡電影的票房可能會十倍於這個數字,因為有瞭互聯網"無限貨架"的想想空間,以及網絡付費點播等用戶習慣的培養,越來越多的電影將會選擇上互聯網院線發行,更有人預測未來"網生內容"的規模將達萬億!


那麼在2016年,影視風暴還會繼續吹嗎?答案是肯定的。中國狂飆的票房與疲軟的宏觀經濟數據對比鮮明,而大量的熱錢除瞭湧向房地產(還隻能是限購的一線城市),將會進入那些發展前景看好又與未來十年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密切相關的行業。


因此, "文化界"堅定認為:下一個十年,是娛樂產業的黃金十年,是一個"一切產業皆為文化業"的大航海時代!

(本文參考部分資料《北京商報》、管清友博客)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銀幕穿越者立場(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


銀幕穿越者現正式推出個人服務號,交流溝通,意見反饋,想要福利——請加穿越君微信:chuanyuejun001




Orignal From: 《美人魚》票房怒破30億紀錄!對中國電影業帶來哪些啟發?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