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沒有合適的選題,影視獨舌的70後主編老李和90後記者小楊已經很久沒有以"開八"的形式談論電影瞭。這次不一樣,看完高群書導演的《過年好》,兩人的觀感是如此地迥異,就有瞭以下的對嗆式交談。
1春節檔的"特別一號"
李星文:
《過年好》最特殊一點就在於,它是春節檔最走心、最能觸碰現實的一部電影。《三打白骨精》是一部古典浪漫主義的作品,《澳門風雲3》一定是場面更大、腕兒更頂級、王晶式橋段最集中的一部賭片。《美人魚》目前為止還沒有看片,但據說也是一部非常周星馳的作品,一部帶有科幻色彩的無厘頭喜劇。隻有《過年好》觸碰瞭各行各業方方面面的生活痛感,從一開始的逛自由市場到傢庭成員的一個個回歸,包括各種學生來給趙本山扮演的李老師拜年,五行八作的人生百態都在這裡邊顯現。
主題故事還是圍繞一個傢庭來展開的,前半部分是暴露矛盾,每個傢庭成員都有自己的心結、夢想和不如意,互相之間發生瞭比較激烈的沖撞,到瞭最後在一個突發事件的總動員之後達到心靈交通,被親情所融化,實現瞭"過年好"的大團圓結局。看起來是一個一般的結構,但是在具體的表達過程中,影片涉及每個人的困境的時候,還是用很短的篇幅讓人有所觸動。
楊文山:
《過年好》確實是春節檔一部特殊的電影,走的是現實主義的路線。感覺像是用《煎餅俠》的方式拍瞭一個更加地道的《一切都好》。前半段串聯的明星很多,以至於我有些分不清主線人物的關聯,更加尷尬的是很多明星都沒認出來。還有一點,就是幾乎出場的每一個人物都重復瞭一次"過年好",而且電影的剪輯方式也是十分獨特,像話劇一樣分"幕"推進。
李星文:
有些議題可能沉重瞭一些,社會生態崩壞的最大表現就是,底層人心的崩壞。趙本山逛自由市場的這一段,雖然是用喜劇方式表現的,那種小商小販逮著機會就想忽悠、糊弄的狀態,現實生活中已經是很普遍瞭——從事服務業的勞動人民現在已經不那麼淳樸。賣菜的不容易,做話劇的不容易,寫專欄的不容易,當模特的不容易,開小店的不容易,當學生的不容易,做大款的居然也不容易……所有匯聚到李老師傢裡的這些人,都在享受社會發展的福利,同時也在承受人心荒漠化的痛苦。在一個賀歲片裡頭,能夠展現這一切,而且是用喜劇的方式巧妙展現,我覺得是有誠意、有勇氣的,也不添堵。
趙本山、閆妮、大鵬
楊文山:
這些片段對現實的刻畫確實比較生動,和導演之前的《神探亨特張》裡的一些表達類似。但感覺這個電影整體的風格就比較凌亂,雖然電影名字叫《過年好》,故事也是發生在除夕,而且用瞭很多喜劇演員,但是主題其實不大喜慶,最後大結局像是把故事強硬拉回到賀歲的氣氛上,整體看下來,我個人的觀影體驗偏於古怪。
2本山的莊嚴演出
李星文:
在《過年好》裡面,我發現瞭一個沉靜的趙本山。沒有以前小品所鍛造出的"大忽悠"的感覺,也不再咋咋呼呼,而是確實收斂瞭自己的氣場,踏踏實實地走進瞭一個空巢老人的內心世界。我們發現趙本山不僅僅是一個非常天才的喜劇演員,也是可以塑造帶有悲情意味正劇角色的好演員。他和閆妮的對手戲,兩個人之間的互動很有父女之間相愛相殺的感覺,當閨女的沖突起來會口不擇言,當爹的多數時候都能夠忍受,有時候一句話也能戳到閨女的肺管子上,這都是非常有生活基礎的。
當然趙本山出來不可能沒有喜感,他不是以前那種張牙舞爪、控制局面、所有笑點都在他身上的表演方法瞭,但是舉手投足之間、一些臺詞精微的處理,還是有笑點。感覺由原來熱辣搞笑變成冷幽默,有轉型。
楊文山:
趙本山的表演確實令人耳目一新,他的喜劇形象太深入人心,之前在一些影視作品的客串,盡管演的是正劇,但是一開口就讓觀眾笑場,比如《荊軻刺秦王》裡的高漸離,《一代宗師》裡的"面子裡子"論也招笑。這次在《過年好》裡挑大梁,盡管還有些語言的包袱,也是為瞭塑造人物,擺脫瞭笑星的框架。"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感覺不光是年齡,還是現在的心境,趙本山對於這個角色的駕馭得心應手。
3高群書導演和90後"有仇"?
李星文:
開個玩笑,我懷疑高群書導演和90後"有仇"。片中熱依紮演的被父母竭盡全力供養到國外讀書的一個女孩,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腦殘粉",沉浸在自己的個人享樂當中,對父母的苦心完全不能理會,對於生活的甘苦沒有切實的體驗,對於社會上的風雨好像是完全隔絕的。她所代表的這群人有一套自洽的理論,可以用"驕奢淫逸"這四個字來形容,"心懷天下"這種傳統的對於讀書人的要求,還有"擔當責任"的金科玉律在她們身上都不起作用。她來到這個世界就是來追求感官快樂,傢長、長輩都是圍著她轉,為她服務,而她沒有感恩之心。
在影片的大部分時間裡,這個女孩就是按照這樣的路線來塑造的,當然在最後的大營救當中她也轉變瞭,也算回到瞭常理常情常態。總體感覺,導演對所有的人群都有包容心,唯獨對這個90後問題少女"不原諒"。聯想到當年他和《小時代》的爭端,足見這麼多年過去瞭,他對"腦殘粉"仍然不妥協。
影片塑造的這個角色是有穿透力的,它可能未必全面和準確,但確實把成年人眼裡的90後的核心屬性給勾畫出來。當然每一片樹葉都是不同的,影片是把一部分90後的特征集中起來,進行瞭一個符號化的摹寫。雖不全面,但是警世性和典型性還是有的。
熱依紮
楊文山:
作為一個90後,對於這個話題隻有一句話:個體的差異永遠大於群體。上一代人看下一代人,咋看咋不順眼,好像這也是歷史規律,好在00後也已經壯大起來,90後也算"多年媳婦熬成瞭婆"。我倒不覺得對於某一特定人群,"想黑我不可以",但是電影裡的90後女孩的塑造太浮於表面瞭,隻呈現現象,也沒有解釋。假如她真那麼沒心沒肺,怎麼會有一個看上去彬彬彬有禮的美籍華裔同學喜歡她呢?還有,你對於90後的期望太不切實際瞭,你剛才也說整個社會生態都崩壞瞭,"驕奢淫逸"是時代特點。
炎亞綸
4市場越來越少辜負好電影
李星文:
應該說在2015年之前,我對中國電影市場是非常悲觀的,但是2015年下來以後我的看法改觀瞭許多。比如說在暑期檔,"聖妖俠"這三個質量還算過硬的影片一出來,就把《小時代4》、《梔子花開》這種爛片打得稀裡嘩啦,讓對電影有所期許的觀眾出瞭一口氣,看到瞭希望。《夏洛特煩惱》一出來,創造瞭沒有明星大腕,純粹靠文本、導演、喜感逆轉的案例。《老炮兒》一出來,這種在思想層面切入比較深、對於社會有一定幹預度的作品也能獲得9個億的票房,這就打破瞭觀眾隻喜歡看架空、奢靡、不走心影片的神話。文藝片得到鼓勵,武俠片低谷不沉淪,雖然"瞎胡鬧"是市場中相當有勢力的一支,但是它不能一統天下瞭。
《過年好》改編自一部有相當文學含量和極高情感濃度的話劇《守歲》,當年由高群書監制,李宗熹導演,江珊主演。當然,它不是話劇的簡單翻拍,主體故事做瞭很大變動,而且因為眾多明星的參與,增添瞭很多一晃而過的戲份,可以說是一個全新的作品瞭。但我覺得它的文學性還在,三言兩語刺痛人心的功力還在,包括最後那場大搜索當中,煽情的效果也都在。它不像《老炮兒》那樣切入得比較深,但人文關懷並無二致。
這其實也是高群書的特點,他是中國電影界一位社會思考型導演。思考社會的導演在如今花花綠綠的世界中受到瞭一些抑制,但是他並沒有放棄他的特點,他所擅長的東西在這個電影中還是有所體現。在其他幾部大片的強烈競爭之下,這不大可能是一個爆款,但我覺得如果這麼一個還敢於和大傢的心靈碰撞和對話的作品能得到相對理想的票房,也是觀眾更加成熟的一個標志吧。對瞭,這部電影提檔到2月1日與觀眾見面瞭。
高群書
楊文山:
電影市場確實是越來越成熟,專業化的創作團隊的作品撐起市場的大梁。從元旦檔期來看,今年市場在同檔期比去年確實水深瞭許多,今年的春節檔票房應該會是一個比較大的盤子。原來《過年好》有一個話劇的底子,難怪設計成多幕劇的形式,可能因為年齡的關系,這部電影關註的議題和表現方式都沒有讓我有太觸動。每部電影都有屬於自己的觀眾,作為春節檔唯一一部走心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過年好》體現瞭文化多元性,其實去年的《狼圖騰》也賣得不錯,春節檔也不是鐵板一塊,非得笑臉迎人。這個市場已越來越少辜負好電影。
【整理:楊文山】
投稿、應聘記者職位請聯系郵箱:794206937@qq.com
或(電話/微信):18801497413
微信號:dusheme
有觀點、有態度、有溫度的行業資訊與交流平臺
掃一掃又不會懷孕!
【影視獨舌】
由資深媒體人、影視產業研究者李星文主編,提供深度的影視評論和產業報道。追求高冷、獨立、有料,助大傢漲姿勢、補營養、覽熱點。涵蓋微信公號,微博,博客,網站,今日頭條,百度百傢,新浪、網易、騰訊、搜狐自媒體等10大平臺。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消息
↓↓↓↓↓
Orignal From: 【電影798】《過年好》:高群書導演撫慰瞭所有人,卻偏偏向90後刺瞭一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