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6日星期六

陰鬱的臉,救世主的命丨克裡斯蒂安·貝爾



"我外表底下是誰並不重要,我的所作所為才是關鍵。"這是「Batman Begins – 蝙蝠俠:俠影之謎」中的一句臺詞。電影之外的克裡斯蒂安·貝爾,恰恰也是這麼一名演員。今天,Batman 貝爾42歲瞭。





死磕角色的演藝生涯


貝爾9歲時接拍廣告,10歲就和"憨豆先生"一起演舞臺劇,12歲被斯皮爾伯格在4000個參選演員中挑選出來,主演《太陽帝國》,20歲一口氣報考皇傢藝術學院、倫敦音樂戲劇藝術學院和英國中央演講藝術學院,都收到瞭錄取通知書。



這樣一份註定非凡的履歷的背後,卻是貝爾並不平坦的星途。


雖然在好萊塢已經是一線巨星,兩千萬俱樂部成員,可在大陸接拍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時,他的頭銜隻是"那個演過蝙蝠俠的新人"。


《金陵十三釵》


相較他本人,反倒是他的體重更為出名。


雖然前有《憤怒的公牛》羅伯特·德尼羅增重27kg演退役後的拳擊手,後有《達拉斯俱樂部》裡的影帝馬修·麥康納減肥21kg演艾滋病患者,還有《達拉斯》裡的奧斯卡最佳男配傑瑞德·萊托也為戲不斷變化體重——貝爾身上更像裝瞭充氣閥,折騰身形跟玩兒似的。



《機械師》55kg

《俠影之謎》86kg

《重見天日》61Kg

《黑暗騎士》86kg

《鬥士》66kg

《黑暗騎士崛起》90kg

《美國騙局》中腆著啤酒肚的貝爾目測已超過100kg……


波蘭科學傢萊舍克·博科瑞卡根據算法指出——正常身材時的貝爾是當今"世界最完美身材"的范本。


這樣可怖的執行力和自律性,儼然那個"地球上最不可敗壞的"蝙蝠俠佈魯斯·韋恩老爺。


除此之外,蝙蝠俠身上的黑暗屬性和英雄身份也在貝爾身上得到瞭映射。


貝爾顴骨和眉脊高聳,眼窩深陷得,一字嘴緊斂不易看出悲喜,再加上低沉的嗓音,然而他入戲時的垃圾話和大嗓門已經無限逼近阿爾·帕西諾。


以貝爾是否咆哮來判斷他是否已經入戲


他的形象就如一片壓抑的雨雲,冷不防閃出幾個霹靂,所以也無怪《美國精神病人》《機械師》《鬥士》之類心理晦暗或者神神叨叨的角色,他刻畫得尤其好。


《美國精神病人》


當年拍攝《終結者2013》時,攝像師因為影響貝爾表演,貝爾夾雜著各種生殖器、問候傢屬的句式把攝像師暴卷瞭一通。


現場錄音傳出後,眾人震驚之餘,紛紛表示:這樣的暴烈偏執的性格,出演喬佈斯簡直是不二人選。


貝爾版喬佈斯


但是,就是這個外表陰鬱岑寂,內裡狂風大作的男人,出演最多的角色卻是救世英雄,比如《撕裂的末日》的中山裝救世主,比如《終結者2013》的約翰·康納,比如《出埃及記》的摩西。


自然也少不瞭諾蘭"黑暗騎士三部曲"的蝙蝠俠。




被埋汰的

克裡斯蒂安·蝙蝠俠·韋恩·充氣閥·較勁·貝爾


即便它是硬生生將超級英雄電影掰成黑色電影,即便它被影迷捧上IMDb首位、把《教父》拉下馬是業內醜聞,也無法遮掩《黑暗騎士》系列電影的現象級成就。


更別說希斯·萊傑的"天鵝絕唱"、影院小醜槍擊事件、影射"鬥地主分土地"的大陸猜想等等造勢。


落寞的大概隻有蝙蝠俠克裡斯蒂安·貝爾。


因為他不同於蝙蝠俠本尊的尖下巴,和略顯做作的嗓音,深受漫迷們的埋汰,又隻能躲在蝙蝠衣裡,用一雙眼睛和一張嘴演戲,所以最終難逃被小醜(希斯·萊傑)、貓女(安妮·海瑟薇)喧賓奪主的命。



或許隻有反觀摩根·弗裡曼、邁克爾·凱恩、加裡·奧德曼、連姆·尼森諸位大神在諾蘭狠辣的掌握力下,也隻得乖乖充當個配角,才能夠慰藉貝爾受傷的小心靈吧。


但是私下的貝爾顯然還沒從"蝙蝠俠"中出戲。


按照坊間的說法,美國自己眼中的美國是超人,而其他國傢眼中的美國,則是蝙蝠俠:實力超群,但形象晦暗,憋著滿肚子壞水,專愛撩事鬥非使絆子。


貝爾這個蝙蝠俠的代言人,盡管他本身是個英國人,但是幹的就凈是幹涉別國內政的勾當。


2012年,貝爾接拍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或許是演多瞭救世英雄瘋魔瞭,或許是為瞭那個神父形象需要體驗生活,他在聽說山東臨沂,有一位因對抗強制墮胎舉措,而遭禁錮的盲人律師"陳墨鏡"後,不遠千裡驅車來到當地。


(惡搞海報)蝙蝠俠4:黑暗騎士決戰東師古村


貝爾的預想當然是像《黑暗騎士》那樣黃沙騰騰、氣吞萬裡如虎,飛天擄人如探囊取物,但現實的結果是:貝爾直接被人打出來瞭……


一直到"陳墨鏡"出國,並在美國紐約州獲得由美國人權組織頒發的"人權第一"獎,一向和媒體保持距離的國際主義戰士貝爾又跑去為其頒獎,並發表演講:


"這對於我並不自然或享受,隻是對於正義,對於遭受打擊的他們,我無法冷眼旁觀。"


真像諾蘭為蝙蝠俠量身訂造的金句。


貝爾與"陳墨鏡"


假如說到這裡,仍有人耿耿於懷,認為貝爾配不上"最接近蝙蝠俠的男人"的頭銜,且容我說個冷笑話:


貝爾最出名的兩個角色分別是Bateman(《美國精神病人》裡的貝特曼)和 Batman。


假如話都說到這份上瞭,仍有漫畫迷糾結"最接近蝙蝠俠的男人"理應是蝙蝠俠的小夥伴羅賓,而不是貝爾,那麼讓我再扯個淡吧。


記得1995年那部連湯米·李·瓊斯、金·凱瑞、妮可·基德曼抱團也拯救不瞭的《永遠的蝙蝠俠》嗎?


導演喬·舒馬赫位列謝耳朵"永遠的敵人"名單上第五名,罪名是"差點毀瞭蝙蝠俠系列"。


貝爾前去試鏡的角色就是:羅賓。


十分鐘看完蝙蝠俠三部曲▼




貝爾與小李的癡纏人生


由於可以假裝自己和奧斯卡很熟,從前兩年開始到現在,"心疼小李""希望小李得影帝"迅速躥升為奧斯卡次文化,尤其是萊奧納多繼2014年《華爾街之狼》入圍影帝提名後,今年憑借《荒野獵人》再次入圍奧斯卡影帝提名。


而在2014年,憑借《美國騙局》和小李一起蹲在奧斯卡提名名單裡的男人——克裡斯蒂安·貝爾,在今年卻無緣與小李進行"王與王"的會晤,憑借《大空頭》提名今年的最佳男配角。


《大空頭》講述瞭華爾街金融危機時,四個性格怪異的男人抓住機會,從全球經濟衰退中撈取瞭利潤,同時他們還試圖阻止全球經濟的衰退的故事。


《大空頭》


看,貝爾又演瞭一個另類的"民族英雄",PK掉瞭同組的瑞恩·高斯林、史蒂夫·卡瑞爾、佈拉德·皮特,提名奧斯卡最佳男配角。


我猜你會說——提名男配怎麼瞭,提名男主才牛吧。


而公佈的奧斯卡提名名單裡,並沒有他們四人中的任何一位,倒是金球獎,貝爾和史蒂夫·卡瑞爾雙雙獲得喜劇類男主提名,最後,影帝花落馬特·達蒙,劇情類影帝則是小李。



雖然金球獎可以有兩個影帝,但是奧斯卡就不行瞭。雖然貝爾和小李這次並沒有交手成功,但倆人的生涯軌跡基本平行,並且時有交錯。


貝爾與小李


倆人同歲,同是童星出身,同是好萊塢罕見的童星轉型成功范例,同樣經常在電影裡一臉苦大仇深——區別隻是小李喜歡把眉頭擰成麻花,貝爾則喜歡賣弄他比他眼窩更深陷的抬頭紋——甚至的,他們還和同一個女人(德魯-巴裡摩爾)約過會。


再翻翻賬本,


《泰坦尼克號》的"傑克"一角本來已經敲定是貝爾,但由於國籍,小李才獲得角色;


CULT片經典《美國精神病人》則由於小李的退出,旁落到貝爾手上;


諾蘭的《盜夢空間》本來是專為禦用演員貝爾量身訂造,但最後卻是由小李接手;


就連關於蘋果創始人史蒂芬-喬佈斯的第二部傳記片,主角人選在確定為"法鯊"邁克爾·法斯賓德之前,也曾接連與小李、貝爾傳出緋聞。



但即便如此,軌跡平行交錯的這兩個人,性情卻截然相反。


小李熱誠可愛,積極投身公益事件,女朋友摞起來能編成一本紀傳體通史,貝爾卻天性淡漠,對媒體毫不親近,小時候參加發佈會不斷用鋼筆戳桔子,最後借尿遁一去不返;


小李是恨不能掐著評委的脖子猛搖"你說你說我為什麼還沒得影帝我不聽我不聽",貝爾則在獲得提名時就炮轟奧斯卡評選虛偽,從而放棄瞭公關拉票,以至於沒有一份預測名單署有他的名字。



當時提名五人中,隻有他在幾年前就拿過奧斯卡男配,在臺下顧著賣萌自拍的"總統"凱文·史派西已經為他演繹瞭最好的影帝進階之路:1995年剛拿奧斯卡男配,1999年就沖到影帝。


《美國騙局》


假如貝爾放手一搏,未必沒有機會。





文章來源網絡,內容有所修改,歡迎認領



- 近期原創好文,不要錯過 -


《這份2015中國電影關鍵詞,看完你就滿級瞭》


2015年的中國電影市場意氣洋洋,350多部電影收獲440億票房。佳作很多,坎坷也不少。我們用26個字母引出瞭這一年中國電影市場的26個關鍵詞,現在,戳 閱讀原文 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 關註劇角 」

搜索  劇角映畫 或 magilm_forever

關於電影,你總想知道更多


「 聯系劇角 」

品牌/項目合作請加微信: christines-zone

內容合作請加微信: qhthesheep





Orignal From: 陰鬱的臉,救世主的命丨克裡斯蒂安·貝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