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晚,在2015年度《感動中國》頒獎典禮上,著名劇作傢、詞作傢閻肅當選年度人物。
遺憾的是,因積勞成疾,2015年9月,閻老突發腦梗,並於2016年2月12日與世長辭,沒能親自接受這一殊榮。
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據閻肅的兒子閻宇回憶,閻肅當時剛忙完"九三"閱兵晚會,感覺有些腿麻,就去醫院檢查,沒想到當晚就被留在瞭醫院。
之後幾個月裡,閻宇不定時在自己的微博中發佈父親的病情,然而,閻老最終還是沒能捱過去……
受訪專傢:
北京世紀壇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 付睿
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 高利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科系副主任醫師 范建民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神經內科教授 楊期東
什麼是腦梗?它是腦中風的一種,腦中風包括腦梗塞或腦出血。早春時節是這種病的高發期,一場"倒春寒",就能讓腦血管受到嚴峻的考驗。
對於高血壓、動脈硬化的人,寒冷刺激使血壓增高,易誘發腦血管疾病。
腦梗有8大危險因素,分別是高血壓、冠心病、吸煙、血脂高、糖尿病、肥胖、運動少、有中風傢族史。
春天容易犯困是因為早春易耗氣傷津,晚春濕氣逐漸加重,容易感覺困倦。但一些人常將中風的一些前期癥狀誤以為是犯春困,沒有重視,從而影響瞭早期治療。
臨床資料統計,70%以上中風者在發病前5~10天會頻繁打呵欠,尤其是老人。
普通的春困隻要勞逸結合,生活規律,一般可以改善。但中風前的犯困,除瞭呵欠不斷以外,還可能出現:
血壓驟然升高,收縮壓可接近200毫米汞柱;
鼻子出血;
走路不穩,並伴有四肢麻木無力;
早上起床突發眩暈、持續頭痛等癥狀。
老人中風前還可能伴有不自覺流口水、嘴歪、說話不清楚等合並癥狀。
中風不是簡單的"腦血管破瞭,出血瞭",而是有很多其他隱患,所以針對高危因素的早期幹預、早期檢查和治療,可以大大降低中風的風險。
現代所說的中風,多因氣血逆亂、腦脈痹阻或血溢於腦所致。在其發展過程中,臟腑內部的變化都可能從舌象上反映出來。
觀察舌象最佳時間宜選擇每天清晨刷牙前,此時沒有藥物及食物影響,舌象更能反應臟腑虛實變化。
淡白舌可見於疾病初起階段,正盛邪弱,尚未內擾臟腑,病情較輕。
如中風患者見舌質淡白、舌苔薄白或薄黃,則多神志清,二便調和,僅見肢體麻木、言語不清、生活尚能自理等,此時病位較淺、病情較輕,此類多見於腦血管痙攣及腔隙性腦梗死,淡白舌等為中風早期或病勢較淺,無血瘀表現。
若出現舌質紅絳(舌紅而顏色深暗)或紫暗,舌苔黃厚燥或無苔,則表明邪氣入內、瘀血或痰濁內生等,患者可出現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等癥狀,病情較重,常反復發作,應及時救治。
舌苔厚膩為痰濕、痰熱內盛之象,治療多以降濁化痰為主,舌質紫暗為瘀血之征,多以活血化瘀為主。
中風後期或病久患者,多見青舌(舌色如青筋色)等,為氣虛血瘀之象,臨床上以補氣活血為主,代表方為補陽還五湯。
因此,若舌質由紅絳或紫暗轉淡紅,苔由厚膩轉薄白或薄黃,則病情向好的方面發展;舌由淡紅轉紅絳或紫暗,舌苔由薄白變黃膩或幹燥起芒刺,或無苔、舌體僵硬不能伸出口外,則表示病情加重。
此外,對於急性腦血管意外重癥者,舌苔的觀察尤為重要。
若舌苔由薄變厚,則表示病邪入裡,邪盛病進;
舌苔由厚變薄,則病邪出表,正勝病退。
古有"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亡",如果疾病過程中舌苔驟然消失,則表明胃氣衰敗。
患有慢性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的人,春節期間特別要警惕腦卒中的發生。
當出現頭暈頭痛等狀況時,就要警惕自己是否有腦卒中的可能。可簡單進行一些判斷:
語言測試,復述一個短語或一句話,看是否說得清楚;
微笑測試,請患者露牙微笑,看微笑時面部表情是否正常;
舉手測試,閉眼,雙手平舉10秒,看是否有一側手臂難以支撐。
同時也可參照是否出現吞咽困難,四肢麻木等癥狀,一旦出現其中的一個或多個癥狀,傢人請盡快將其送往醫院。
一旦發現中風的征兆,首先不要驚慌,撥打120或999,請專業人士護送患者前往醫院。
在等待急救車到來期間,傢屬要解開患者衣領,保持其口腔清潔,有假牙者應取出。
如果出現昏迷,要將患者置於側臥位,切忌搖晃,運輸途中避免頭部的晃動和磕碰。
把握黃金4.5小時。在發現腦卒中後,盡快進行溶栓是保證預後恢復的最佳途徑,且越快做溶栓,康復的效果就越好,死亡率就越低。
在發生腦卒中4.5~6小時內都是溶栓的有效時間窗,但如果能在發生腦卒中3小時內就接受溶栓手術,超過50%的患者會康復或部分康復。▲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點擊獲取授權。
2016再次迭代,火速下載↓↓↓
Orignal From: 老犯困當心是腦梗,這個口訣或許能救你一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