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起看大傢都喜歡的電影
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註 熱門電影 ID:dianying05
奧斯卡頒獎禮就像我們的高考一樣,總是幾傢歡樂幾傢愁。在第87屆奧斯卡上,大傢為小雀斑祝賀的同時,也深深為《鳥人》的男主邁克爾·基頓感到深深惋惜,畢竟外界一直都認為他拿影帝終已是板上釘釘的事。
說到屢屢和奧斯卡擦肩而過的苦主,幾乎每個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小李。確實,李奧納多幾乎沒演過爛片,看看全球權威的影視評分IMDB便知:
不僅如此,小李的沖奧目的很明顯,像《紐約黑幫》、《飛行者》、《華爾街之狼》這些影片無論從題材、表演還是主題方面都無比迎合奧斯卡評委的口味。遺憾的是,奧斯卡至今都沒給他一座小金人。
《華爾街之狼》劇照
不知是否受到過度刺激,小李這次越玩越大:他要變成一個擁有24重人格的強奸犯!!咳咳,別太激動,其實這是他在新作《The Crowded Room》裡面飾演的男主。此片根據紀實作品《24個比利》改編,男主比利·密裡根(Billy Milligan)1977年因犯下連續強暴和搶劫案而遭美國俄亥俄州警方逮捕,但他卻對自己犯下的罪行毫無記憶。
經過徹底的精神檢查,醫生發現他患有多重人格。包含原本的比利,共有24個人格在他體內。這樣一個角色顯然是演員們想挑戰的最高峰:比利從小被虐待,經常在南斯拉夫共產黨員雷根、女同性戀者阿達娜、英國男子亞瑟、4歲的聾子肖恩等角色中轉換。
而歷史上,比利最後在4位精神科醫師和1位心理學傢共同宣示證明下,被獲判無罪。據說小李想演該角色已想瞭20年多年。
除瞭小李,還有很多與奧斯卡失之交臂的預備役也相當苦逼,但他們都可以稱得上是無冕之王:
加裡·奧德曼 (Gary Oldman )
加叔簡直可以說演什麼像什麼,以至於讓人完全想不到他們都是同一個人演的……雖然他向來拒絕出演主流電影中英雄角色,並且對學院派的表演方法不屑一顧,因此也沒有受到奧斯卡的青睞,但他在觀眾的心中早已是影帝瞭。
《這個殺手不太冷》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
《驚情四百年》
《不朽真情》
《無法無天》
《機械戰警》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
叔近期演的片子還有《無法無天》、《艾利之書》、《猩球崛起:黎明之戰》和《機械戰警》等,總的來說就是有他在,就算爛片也不會爛角色。
佈拉德·皮特(Brad Pitt)
皮特想要告訴你的是:帥哥也是會演戲的。想當年,皮特曾因《夜訪吸血鬼》得過金酸梅,而那時的他大概意識到瞭電影界不隻是看臉的世界,更是拼實力的世界。隨後他的《12隻猴子》第一次迎來瞭學院派的肯定——奧斯卡最佳男主提名。但之後的十幾年他又和奧斯卡"失去聯絡",出演瞭各類題材不同的電影,包括《史密斯夫婦》這類的商業片,也有《通天塔》這種人文片。
《本傑明·巴頓奇事》
《搏擊俱樂部》
《七宗罪》
《12猴子》
《通天塔》
《點球成金》
《史密斯夫婦》
《狂怒》
傑克·傑倫哈爾(Jake Gyllenhaal)
出生演藝世傢的傑克·吉倫哈爾擁有一種安靜而內斂的氣質。這種氣質多少決定瞭他的星途未必會像那些符號化的演員一夜成為人們關註的焦點。看瞭傑倫哈爾的電影,你會發現他並不像小李子那樣時時刻刻都在飆演技(這樣反而讓人偶爾感覺有點用力過猛),他是把自己本身的氣息完全掩埋起來,將身體和角色的靈魂融在一起,讓你感覺不到這是在演戲。
本來幕後君以為他會憑《夜行者》至少拿個奧斯卡最佳男主提名什麼的,無奈這部片子的題材實在是不受奧斯卡老頭子們的待見,即便在頒獎季收獲頗豐,也阻止不瞭被奧斯卡打入冷宮的命運。
《十月的天空》
《後天》
《斷背山》
《十二宮》
《愛情與靈藥》
《源代碼》
《囚徒》
《夜行者》
邁克爾·基頓(Michael Keaton)
這位63歲的老大叔本來很有可能在今年迎來人生的第一座小金人,而最終還是被小自己20歲的小青年搶走瞭。在開獎前,各大外國主流媒體的預測分析中,邁克爾·基頓和埃迪·雷德梅尼的獲勝幾率不相上下。有一些外媒和影評人甚至直接喊出"趕緊把小金人頒給基頓吧!"
不過畢竟因為《鳥人》的炙手可熱,演藝事業一度停滯25年的基頓大叔也借機咸魚翻身,從威尼斯電影節到金球獎典禮,一路拿獎拿到手軟。也許他再也沒機會捧起小金人瞭,但誰也不會反駁他在《鳥人》中的表現足以勝任這份殊榮。
《蝙蝠俠》
《蝙蝠俠歸來》
《冷戰疑雲》
《愉快的紳士》
《鳥人》
最後要給大傢隆重介紹的這一位可以說代表瞭一個類別的演員。
安迪·瑟金斯(Andy Serkis)
安迪·瑟金斯這個名字或許對你來說或許很陌生,但這些電影角色你一定耳熟能詳:《魔戒》的咕嚕、《金剛》的金剛、《猩球崛起》的凱撒……在電影CG時代,安迪·瑟金斯頭頂"表演捕捉第一人"的頭銜,萬年不露臉,隻憑出神入化的表情和肢體便造就瞭這些足以超越傳統表演的電影角色。
但也正是這樣一位勤奮而默默的表演者,卻屢屢受到奧斯卡的忽視與冷待。2002年,學院評委們輕描淡寫道"咕嚕是經過電腦特效處理的",將瑟金斯拒之提名的門外。多年來,瑟金斯日復一日的說著"表演捕捉也是表演"的道理,聆聽者卻隻有少數影迷與技術宅。因此連《時代周刊》都看不過去,稱"奧斯卡欠他一座獎杯"。
《霍比特人》
《猩球崛起》
《丁丁歷險記》
《愛因斯坦與愛丁頓》
《金剛》
《佈克和海爾》
《性、毒品和搖滾樂》
不過無論如何,奧斯卡其其實是一個6000多學院成員(93%白人,76%男性,平均年齡63歲)選出來的獎項,意味著這些幸運兒也隻是因其對他們的口味而已,並不代表沒得獎的就比得獎的差。說得通俗點就是,觀眾心中都有桿稱,有些演員在我們心裡早已是影帝瞭。
Orignal From: 奧斯卡欠哪些人一個影帝,不隻有小李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